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23年以来,区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工作质效,为区委“3511”决策部署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持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区司法局获评全省行政执法监督成绩突出集体、全省“法援惠民生”成绩突出单位;“倪某诉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加装电梯项目确认书案”获评全省行政应诉典型案例,“‘制度+清单’全面推进‘首违不罚’实践”获评全市法治惠民实事优秀项目;天宁公证处获评全市绩效突出公证机构;郑陆司法所、兰陵司法所获评全市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一、打造亮点工作
1.高水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印发《常州市天宁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2023年度天宁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制定2023年度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计划,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每会必学”。以理论研究和法治实践互相促进为目标举办第二届“尊法力行”法治沙龙,不断促进复议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区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参与各类政府合同和文件审查15件、代理区政府行政诉讼案件8起、为政府常务会议和全区法治讲座提供服务2次。
2.高质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开展“践行‘枫桥经验’深化‘非诉服务’”专项行动,制定《天宁区深化“非诉服务”打造“宁好枫桥”行动实施方案》,开展“人民调解主题宣传月”活动,推动健全完善欠薪案件多元解纷,探索化解小区物业突出矛盾,郑陆镇“郑能量”法治堂、茶山街道“幸福茶馆”、天宁街道“柏杏”议事长廊等一批基层自治组织用法治汇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强劲动能。开展“法治小区”创建试点工作,以阳光龙庭小区、菱溪名居小区、工人新村(第一社区所辖小区)为试点,协助健全社区管理、服务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小区建设民主监督机制,鼓励居民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全面推进社区依法治理。
3.高层次打造法治营商环境。统筹涉企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通过“制度+清单”模式推进“首违不罚”天宁实践,修改完善《关于在行政处罚中适用“首违不罚”规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首违”标准,规范告知承诺等“首违不罚”执法程序,获评全市法治惠民实事优秀项目。梳理我区第二批“首违不罚”清单,集中公布《常州市天宁区行政处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第二版)》共146项,为企业经营提供了明确且便于查询的法律指引。组织园区法律服务团深入企业,解答涉企法律问题150余条,查找法律风险210余个,提出意见建议130余条。组织开展“天宁区台企、民企进律所活动”,就台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度交流探讨。
二、推进重点工作
1.紧扣“一条主线”,强化突出司法行政政治属性。持续学习。强化政治轮训,组织全体党员在每月学习日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参加“政法大讲堂”。从严治警。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6次,开展重点廉政谈话20人次,观看警示教育片、廉政教育专题学习强化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监察文化馆实境教育。认真贯彻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共计15条,建设风清气正政治机关。建强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局党组共研究干部任用10人次,先后提任中层正、副职各1名,推荐晋升一级主任科员1名、三级主任科员1名、四级主任科员4名。进一步强化团队凝聚力,项目化推进以“点”促“面”,采取“局所共创”“科所共建”模式,局机关6个内设科室、天宁公证处分别与7个司法所结对共建,从党的建设、品牌创建、业务延伸等方面着手,精准补短板、共提高。巡察整改。以巡察整改为契机,注重标本兼治,多维度正视问题、剖析问题、研究问题。立足精细化管理、立足完善机制、立足长远规划,针对反馈的18个问题明确了47条具体整改举措,确保整改全覆盖、成果高质量。
2.践行“两类监督”,依法履行司法行政监督职责。推动行政复议监督效能全覆盖。通过案前指导、案中监督、案后规范,在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方面持续作为。加强行政复议决定书履行情况以及意见书整改情况的提醒督促,目前行政复议意见书履行率达100%。上半年,累计收到行政复议申请49件,受理35件,办结42件。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4件。发生以区政府为被告的一审行政应诉案件8件,二审2件。制发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督促函42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协调作用。制定《2023年常州市天宁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计划》,形成《天宁区2022年度行政执法总体情况说明》。进一步加强执法证件管理,对全区14家行政执法单位共32人制发第三批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件。围绕市级部门关于经济发达镇培育工作反馈的问题,与区委编办、行政审批局等赴郑陆综合执法局做现场指导。
3.围绕“三个满意”,有效提升司法行政工作质效。满意+需求导向。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常州市天宁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常州市天宁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计划》等文件,做好全面依法治区顶层设计。进一步营造尊法守法的浓厚氛围,稳步推进“八五”普法中期工作,联合普法成员单位在重要时间点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月”、“3.15”消费者权益宣传、“4.8”司法日普法宣传、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等特色普法活动,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询服务。满意+主动作为。进一步扩大重点领域法律服务供给,针对新兴领域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特点,在户外驿站成立外卖骑手法律援助联络点,定制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法律服务。建成天宁公证处郑陆服务站,推行远程公证;推进公证服务减证便民,主动为当事人核查调取材料60余件,办理各类公证业务1131件。上半年区法律援助中心累计受理各类法律援助申请331件,接待来访咨询444人次,12348电话咨询2586人次,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治讲座200余场,提供驻村法律服务700余人次。满意+平安建设。聚焦矛盾多发点难点,做好联动化解,推动健全完善欠薪案件多元解纷,化解劳动争议纠纷37起。出台《天宁区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工作方案》,探索化解小区物业突出矛盾。上半年,我区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组织接待群众5109人次,组织排查2543次,成功调解1601起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10件,无“民转刑”案件发生。加强特殊人群管理,组织7名暂予监外执行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病情诊断。规范执法程序,给予矫正对象训诫3起、警告11起、佩戴电子腕带2起,提请法院撤销缓刑1起。目前全区在册社区服刑人员333人,刑满释放安置帮教人员897人,未发生重新犯罪情况。
三、谋定下半年工作
1.以目标导向压实责任。紧紧围绕2023年区一流法治环境及党的建设考核指标,逐条逐项落实省、市对我区的法治监测评价工作,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以绩效促实效,切实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以问题导向破解难题。针对“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进一步优化基层社会自治,深化“践行‘枫桥经验’深化‘非诉服务’”专项行动,应建尽建扩大“宁好枫桥”组织覆盖面,应调尽调增强“宁好枫桥”资源集成度。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涉企常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对涉企行政复议案件推行“复调对接”模式,新增4家园区(人才公寓)公共法律服务站,满足企业和职工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3.以结果导向提升服务。积极争取支持,创造条件提升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区矫正中心、行政复议服务中心、天宁公证处的服务硬件,打造建设乡村振兴法治学堂、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等法治阵地。建优建好群众家门口的法律服务站点,6月底前建成7个龙城先锋法律援助联络点,9月底前建成63个标准化公共法律服务室。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严格落实“一人一档”管理。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