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23年,天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在“建设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履职为民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中,唯旗是夺、事争一流,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市场监管天宁答卷。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特色亮点工作
1.质量提升成效斐然。辅导常州市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申报并创成省长质量奖,创全区质量工作新高峰;全区企业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区长质量奖申报企业数量创历年之最;全年共11家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6项,主导制定团体标准1项,高水平标准不断涌现。
2.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省级试点。贯彻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2023年,全区个体工商户新增9570户。牵头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常州市天宁区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试点工作方案》,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试点工作,形成天宁区“名特优新”个体户名单,推动市场主体增量提质。
3.知识产权助企强链再上新台阶。一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启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伙伴行动”,为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提供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一站式”服务;强化政企合作,成立常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天宁分中心、天宁区法院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常州市专利行政执法巡回审理庭等三个机构。二是项目争取成效明显。强力先端获中国专利奖银奖、市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四药制药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和市专利奖优秀奖;强力先端、亚玛顿两家企业获省专利奖银奖;亚玛顿成功立项省工业品牌项目。三是建成跨区域执法协作联动机制。我局成功与江阴市、常州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签订《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协同协作备忘录》,形成跨区域执法协作联动机制,有力提升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工作效能。
4.先试先行,创新公平竞争审查新机制。围绕服务营商环境,我局不断完善创新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制定公布《创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运行模式工作方案》,成立由区人大、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专职律师、高校专业人员组成公平竞争审查专职队伍,研究解决制约市场公平竞争发展条件的重大难题3个;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发布《天宁区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工作办法》和《天宁区公平竞争审查抽查举报处理办法》,《天宁区公平竞争审查约谈制度和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为全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委托第三方开展抽查,召开联席会议,积极落实问题整改,相关做法被《中国市场监管报》专题报道。
5.全市首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部门联合检查沟通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部门联合检查沟通协作机制,进一步减少“多头监管”、“重复检查”。进一步发挥信用监管基础性作用,运用信用风险分类分级结果,合理调整市场主体抽查比例和频次。
6.创新举措推动计量惠民。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养老机构高端品质服务认证,培育标准化养老服务的标杆机构,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建成全市首个计量文化宣传阵地,作为全市计量文化宣传走进社区、贴近居民的首次尝试,受到社区居民广泛好评。
7.成功打造全市首家企业商业秘密“三维一体”保护体系建设试点单位。我局在坚持以医药行业商业秘密保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迫切需求出发,对照《常州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培育建设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指导站的通知》中的培育标准,创新举措从人防、技防、法防三个层面入手,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常州远大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常州地区首家企业商业秘密“三维一体”保护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二)其他重点工作
1.围绕稳定经济,激发市场活力取得新成效。贯彻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全年我区个体工商户新增9570户。牵头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常州市天宁区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试点工作方案》,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试点工作,形成天宁区“名特优新”个体户名单,推动市场主体增量提质。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推进“一件事”线上线下融合改革,做好标准化实施清单政务服务事项维护,不断提升行政备案事项规范化水平。创新开展信用提升行动,启动“信用惠民示范体验区建设”,通过信用等级评定打造“可视化商圈”,并为商圈诚信商户构建信用信息“三优两减”优惠政策应用场景。以重点街区“青果巷”为试点,打造放心消费示范街区,通过试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区市场消费环境的提升优化。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升级、开展知识产权“伙伴行动”、依托专利快速审查平台、天宁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各个环节中提供“一站式”服务。
2.围绕维护秩序,市场监管效能得到新提升。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部门联合检查沟通协作机制,进一步减少“多头监管”、“重复检查”。进一步发挥信用监管基础性作用,运用信用风险分类分级结果,合理调整市场主体抽查比例和频次。深入开展涉企收费调查,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积极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要求,接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委托第三方对我区开展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考核。进一步完善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首届“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创成全市首家企业商业秘密“三维一体”保护体系试点单位。牵头开展全区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通过部门联合普法宣传和专项检查,规范经营行为。今年共受理投诉举报15330件,监测电子商务经营者、网站500个次,及时清理处置违法信息线索42条。开展整屋定制市场、盲盒经营市场等重点领域的市场环境整治,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持续推进在线纠纷处理(ODR)机制,新增ODR企业6家,目前涵盖综合体、大型商超共计37家ODR单位,指导企业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和制度,提高投诉和解率。升级完善简案快办系统,增加“未按规定年报”“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药品违法”模块,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规范执法行为,制发《天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案源集中管理暂行办法》。全年查处案件834起,罚没总额848.8万元。
3.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强区战略迈出新步伐。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制修订质量相关政策文件,持续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培育质量标杆,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荣获“省长质量奖”,常州远东连杆集团有限公司获“市长质量奖”提名奖。加强质量品牌建设,辖区企业获江苏省质量信用AAA、AA级各1家,A级13家,通过“江苏精品”认证现场审核5家。强化标准引领,全年共11家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6项,其中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主导制定国家标准2项,另有1家企业主导制定团体标准1项。加强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和服务,新立项1个(常州地铁集团)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开展企业在建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培训辅导。以标准化带动园区企业技术创新,“江苏省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管理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通过中期验收。开展地理标志提升工程,为郑陆镇组织“焦溪翠冠梨”的地理标志使用单位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地理标志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养老机构高端品质服务认证,培育标准化养老服务的标杆机构,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新能源之都建设”,组织开展企业管理实务公益培训,区内100家规上企业和10家新能源企业参加了培训。建成全市首个计量文化宣传阵地,作为全市计量文化宣传走进社区、贴近居民的首次尝试,受到社区居民广泛好评。
4.围绕保障安全,重点领域监管取得新成果。食品安全方面,开展日常检查,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1346家次。开展“随机查餐厅、直播进后厨”活动。开展农村家宴地方标准宣传站建设,不断提升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防控水平。推动安心菜场提档升级,年度快检累计55687批次,食品监督抽检4690批次,阳性农产品闭环处置率100%。统筹培育7条餐饮质量安全示范街区,打造600家餐饮质量安全示范店。全区“阳光餐饮”单位达到2600家,学校食堂和养老机构食堂实施“阳光餐饮”率达100%。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包保干部督导完成率100%。药品监管方面,全年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疫苗接种点、疾控中心等652家,发现问题均已闭环整改。完成药品抽样105批次,评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694例;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134家;发挥区药安委职能,强化药品监管能力建设,联合多部门开展麻精药品经营使用情况现场检查和科普宣传;强化药械企业医疗器械分类分级监管,提升监管效率;加大药械网络销售监督检查力度,药店网络销售报告提交率达100%。特种设备监管方面,规范开展特设许可,全年办理特种设备开工告知1673台套,办理使用登记1477台套。扎实开展日常检查,现场督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30家、生产单位23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80条。聚焦城镇燃气安全,全面理清“底数”,督促燃气充装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完成1家企业的阳光充装工程。完成10个小区277台15年以上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工作。尝试推广电梯“保险+服务”新模式,推动“一网统管”相关场景建设,运用气瓶充装监管系统、电梯信息化系统等数智化手段有效提升监管效能。工业产品质量监管方面,督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开展自查,强化“双随机”监管;开展“灶管阀”、儿童和学生用品、电动自行车、防爆电气等各类专项检查,强化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安全治理。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推进自身建设。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市场监管各方面。打造政治型、实绩型、创新型、清廉型机关,以高质量自身建设为市场监管事业服务全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加强分局规范化标准化和党支部建设,持续擦亮党建品牌。
二是坚持创优提质,推进重点工作。持续做好质量发展工作,完善辖区企业梯队建设,动员辅导企业申报各类更高层次政府质量奖项。加强标准化建设,针对我区行业特点开展服务,鼓励企业结合经营实际进一步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制修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江阴、天宁、常州经开区三方签订《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协同协作备忘录》为契机,统筹三地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协商解决相关问题,提升三地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安全保障。狠抓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强化《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宣贯和落实,同时将食用农产品监管工作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安心菜场等工作有机结合、协同实施,督促农产品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食用农产品销售质量安全。狠抓药械安全监管,强化药械法规和业务培训,加快提升监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药械监管能力。做实做细特种设备“两个规定”落实,高质高效完成特种设备年度检查任务,杜绝超期未检设备。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