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4月20日,天宁区出台《关于开展知识产权“伙伴行动”(2023-2025年)的指导意见》,旨在促进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县域)”相关建设工作。
《指导意见》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同心同向、彼此赋能、合作共赢、公平竞争”的伙伴精神为纽带,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把政府部门、大学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机构、市场主体(企业)等管理服务行为贯穿于知识产权发展全链条,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治理效能,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指导意见》明确知识产权“伙伴行动”重点任务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把知识产权创造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推进发明创造,促进标准专利融合。二是把知识产权管理作为活力之源,释放知识产权管理红利, 加强知识产权贯标管理。三是把知识产权运用作为核心使命,加快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动质押融资,增强专利导航效用。四是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自觉行动,完善保护机制,提升保护效能,构建行业联盟。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区在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上进一步缩小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在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有效注册商标企业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指标上达到或赶超全市全省平均水平。
近年来,天宁区在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中守正创新、积极作为,被评定为“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县域)”。2022年,全区专利授权4951件,其中发明专利新增授权511件,同比增长54.38%;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433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达36.36件,同比增长22.3%;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件,总金额2.322亿元;完成知识产权假冒专利案件65件。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