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天宁区审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审计局的业务指导下,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区委“3511”战略定位,围绕“审计质量巩固提升”目标,将研究型审计思维贯穿审计全过程,推动国家审计项目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天宁区打造“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 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提供有力支持。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牢牢把握审计机关政治属性,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一是打造高效运行的审计委员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区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职能作用,召开区委审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以及全国、全省、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审议区委审计委员会上年度工作总结和本年度工作要点及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草案);积极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有效加强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协作配合,牵头组织2023年度区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形成工作推进合力。
二是打造“党建+”锦绣课堂。深入学习“理论课”,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创新开设“实践课”,针对审计工作需求,设立审计业务课程,以实例指导审计取证单编制、优秀审计项目等;定期开展“交流课”,由年轻党员带头分享跟班学习、以审代训经验心得感悟,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认真上好“常规课”,按时按质完成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规定动作。
三是打造凝心聚力的党建文化。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审计委员会精神,全国、全省、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全年特色亮点工作等进行研讨;释放“以党为帆 驭审之舟”的党建品牌力量,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以党建文化塑造审计文化,推进党建与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好主题党日、领导讲党课、党员大会、支委会、谈心谈话等党内活动。
(二)牢牢把握经济监督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保障发展大局
一是系统式谋划项目计划。高度重视审计项目计划编制工作,将研究型审计理念贯穿始终,在广泛征求民意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紧扣中央、省、市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工作中心、民生热点和群众关心,充分借鉴近年来评选出的优秀审计项目经验,科学谋划2023年审计项目计划,注重从全局上谋篇布局,积极探索融合式、“1+N”等审计组织方式,突出审计项目计划的严肃性、科学性、指导性,努力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扎实推进审计全覆盖。
二是融合式推进同级审。以“1+1+1+3”融合式审计方式开展,即以同级审为1条主线,融合实施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审计项目1个,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项目1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农村局和区科技局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3个。对天宁区44家一级预算单位和57家二级预算单位2022年部门预算和决算草案审计全覆盖。重点关注财政资源统筹、财政支出政策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决算草案编制和科技创新发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实现同步进行、集中审计、成果共享。
三是贯穿式推进专项审计调查。围绕区管国有企业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对区管国有企业2019-2022年实施的建设项目的管理全过程监督,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及资金使用,促进区管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尽责,提高项目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围绕全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房屋等不动产的基础管理、使用等方面,促进我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合法、高效使用。
(三)牢牢把握“三立”重要要求,提高审计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提升大数据能力速度。在今年实施的财政“同级审”和两个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坚持“数据先行、集中分析、现场核查”的审计思路,在审计准备阶段通过发放调查表、采集财政和业务数据、搭建数据分析小组进行分析等手段,研判审计风险,分析被审计单位管理漏洞,提前锁定疑点线索,为提高现场核查效率、提高审计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提升“三轮驱动”监督合力。推行“以审代训”,通过双向选择机制,筛选全区15名内审参加国家审计项目,上半年已安排6名内审人员参加4个国家审计项目,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能力;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首次实施限额以上审计服务的政府采购工作,采用公开招标确定3家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参与建设项目工程结算抽查复核工作,利用社会审计机构的专业优势为国家审计监督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合力。
三是提升作风建设实效。严格对标“信念坚定、为民服务、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审计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对照区作风建设工作要点,制定局2023年作风建设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开展纪律作风教育、警示教育、集体廉政谈话和参观监察文化馆等多种形式,在工作中补短板、强弱项,不断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廉洁从审、提升效能。
(四)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纪巡审协同贯通。持续加强与纪检监察、巡察、人大等部门的紧密对接,推动审计专业力量深度参与巡察工作,上半年选派审计业务骨干为巡察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在区管国有公司建设项目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项目中,采取纪审联动,专项审计调查与纪委专项检查同步实施同时进驻,纪委派员编入审计组从审前调查到现场审计深度参与,实现纪委、审计资源、信息、成果共享。
二是探索实施项目档案电子化。数字赋能项目档案,对兰陵街道、应急局、城市共享停车场三个项目档案试行档案电子化管理,通过自主设计小程序建立电子档案检索目录,实现档案内容快速检索、快速阅览等功能,实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同步,提高档案利用服务能力,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三是精心实行主题化清单管理。以“每月一主题”形式召开局行政办公会议,持续推动审计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会议后第一时间编制督办清单,及时跟踪督促,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草拟局督查督办工作制度,明确督办科室责任、规范督办内容、严格督办程序等内容,进一步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
二、2023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强化政治担当和使命责任,扎实抓好主题教育,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努力将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指导审计工作实践、创新审计工作方法、提升审计工作质效的实践成果。
一是聚焦民生福祉改善,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确保质量”原则,加强统筹谋划和全过程管理,采用点面结合方式,认真做好区管国有企业建设项目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和青竹苑幼儿园建设工程竣工决算审计。
二是聚焦公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完善区域治理。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为基础,对4个部门(单位)的6名领导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部门(单位)科学发展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廉洁用权和风险防范,推动建立高效廉洁政府。
三是聚焦国企深化改革,释放国有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开展国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国有企业服务稳定经济大盘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和绩效,企业国有资金运行管理、投融资管理和风险防范,促进国企深化改革规范管理,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四是聚焦审计质量提升,对标对表省优,在五个纬度上下功夫:在审计质量上下功夫,在审计要情、审计直报上下功夫,在案件线索、审计移送上下功夫,在审计方式上下功夫,在审计创新上下功夫。聚焦研究型审计,将研究思维贯穿审计全流程。拓宽审计队伍,深入推进三轮驱动,形成监督合力。强化项目复盘,总结提炼升华。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