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23年第1号(总第 9 号)
(2023年8月11日公告)
按照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区审计局派出审计组,自2023年3月7日至5月12日,对天宁区2022年度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审计。重点审计了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2021年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延伸审计科技专项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应急物资综合储备库相关资金情况,统筹实施科技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3家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融合实施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及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审计。
审计结果表明:2022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区财政在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后疫情”时代挑战影响下,通过统筹财政资源,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率,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效能,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积极财政政策提力加效。积极发挥财政保障作用,2022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含债务还本支出)418,251万元,同比增支8,652万元,增长2.11%,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的同时支出持续增长。全力确保财政宏观调控作用,中央直达资金及时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带动作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切实落实疫情期间租金减免政策,2022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减免企业及个人房屋租金2000余万元,为微观经济主体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重点支出保障持续加大。财政支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环节的投入。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稳步增加教育、社保、就业、卫生健康等支出,2022年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79%,以“真金白银”回应民生关切;坚持财力向基层倾斜,切实保障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财政资金投入,加快企业“智改数转”,推动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科技金融及科技成果转化,不断积聚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区财政局不断加快探索实践,坚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构建全区资产云平台,建立配置管理、卡片管理、资产处置、资产统计、对外使用、资产清查的资产管理体系,提升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全区各级预算单位全面推行预算一体化,健全预算项目库管理,稳步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工作。
一、本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一)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情况
2022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8,962万元,中央、省、市补助收入、债务转贷收入及上年结余合计222,234万元,调入资金61,736万元,收入总计732,932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含债务还本支出)418,25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85,703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868万元,支出总计710,822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下年支出22,11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情况
2022年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29,93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专项债务转贷收入及上年结余69,015万元,调入资金21,952万元,收入总计820,899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含专项债务还本支出)753,56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299万元,支出总计760,862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下年支出60,037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情况
2022年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025万元,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3,02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无结转。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产租金收入未及时缴入国库,涉及金额34.60万元。截至审计日,政府非税收入专户尚有上年度国有资产租金收入结余34.60万元未及时缴入国库。
2.项目储备库管理不完善,涉及金额104,076.53万元。“知识产权合作经费”“中考标准化考点建设”“校车管理奖励经费”等涉及特定用途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476.53万元,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项目储备库(以下简称“项目储备库”)中未按规定类型分类管理;项目储备库审核不严,个别储备项目因重复申报、金额错误等原因导致多计金额103,600万元。
3.预算绩效信息公开不到位。审计抽查发现,44家区一级预算单位中有2家未公开2022年度部门预算绩效目标,3家未公开2021年度部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
4.公共基础设施金额不准确。审计抽查发现,2021年度天宁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中,应列为当年费用的龙城大桥维修款62.14万元被记入公共基础设施原值。
二、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区审计局依托大数据审计思路和技术方法,对天宁区44家一级预算单位和57家二级预算单位2022年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对7家一级预算单位进行了现场核查。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门预算编制不科学。2家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未考虑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项目建设周期及年度投资计划,预算编制不科学导致预算执行率偏低。
2.预算编制不准确,涉及金额400万元。1家单位编制部门预算时,重复编制“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预算400万元。
3.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率偏低,涉及金额30.20万元。3家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率低于50%,最低仅为13%。
三、政策落实和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一)科技创新发展政策落实和资金绩效审计情况
2022年,天宁区收到省市科技专项资金1820.77万元,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创业企业孵化等方面。2022年省市科技专项资金共涉及49个项目,惠及45家企业。
审计结果表明,区财政贯彻落实科技创新领域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科技资金引导作用,持续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审计情况
2022年,天宁区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132,500万元,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幼儿园建设、土壤修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乡村振兴等17个项目,区财政局及时拨付债券资金,资金使用单位根据项目进展及合同条款支付建设款,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支付48,327.83万元。
审计结果表明,区财政积极组织申报专项债需求计划,及时拨付债券资金,依托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对项目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切实发挥专项债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积极作用。
(三)产业高质量发展资金专项审计情况
2022年,区产业配套、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年初预算安排7,000万元用于技改投入、智能化改造等项目,当年实际支出6,893.48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智能化改造奖励申报程序执行不到位,涉及金额27.79万元。智能化改造奖励申报未履行复核程序,涉及6家企业奖励金额27.79万元。
(四)应急物资综合储备库等相关资金审计情况
2022年,天宁区应急物资综合储备库租赁、应急救灾物资和粮食储备支出合计126.10万元。其中:支付储备库租赁费73.20万元,应急救灾物资采购费用25.56万元,应急储备库物业费、电费、物流费等22.14万元,粮食社会责任储备5.2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应急物资综合储备库政府采购流程执行不严,涉及金额238.50万元。天宁区应急物资综合库租赁服务于2022年6月13日发布政府采购成交公告并发出中标(成交)通知书,中标金额238.50万元。该服务合同已于2022年6月11日完成签订,合同签订日期早于政府采购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日期。
四、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区审计局通过发放调查表、数据分析、现场核查等方式对全区涉及国有资产管理的133家行政事业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社会团体(以下简称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专项审计调查,对郑陆镇、茶山街道、红梅街道等13家单位进行现场核查。根据《关于常州市天宁区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国有资产报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461,021.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176,993.97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产报告资产总额与账面金额不一致。截至2022年12月31日,国有资产报告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比账面金额合计少17,037.85万元。
2.国有资产租金收入底数不清。国有资产报告中2022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年租金与区财政非税收入专户中当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租金收入金额不一致。
3.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对接不到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的常州市医疗保障局天宁分局、常州市凤凰新城实验小学和使用常州市教育资产监管网系统的60所学校未纳入国有资产系统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38家单位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与用友财务系统数据不一致。
五、审计建议
(一)强化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全口径政府预算统筹,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准确性。强化预算安排和项目计划有效衔接,进一步促进财政资源优化配置。夯实非税收入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完善项目库管理,全面推进预算执行与绩效目标“双监控”。
(二)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加大专项资金监督力度
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监督力度,紧盯资金分配、使用、监管等关键环节,确保相关政策落实落细。加大对重点部门、重大项目、重要环节监管,严格压实资金使用责任,促进专项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三)强化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深入推进全区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云平台建设,全面、真实、准确反映资产底数。建立健全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内部审核和监督机制,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制度保障。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