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徐红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筑建乡土文学原乡,打造常州文化响亮名片,加快高晓声故居、高晓声纪念馆建设的建议》经市政府办公室交由天宁区主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联、市教育局协办。收悉后,天宁区高度重视,经认真调研办理,现将具体意见答复如下:
高晓声是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乡土小说领域杰出的书写者,他对农民和乡村有着充分的熟知和透彻的理解,对社会变迁中人的内心冲突和精神困境有着细致的描摹,《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等作品早已成为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高晓声先生本人也早已成为常州、江苏甚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重要的文学标识。近年来,我区在筑建乡土文学原乡、打响高晓声文化名片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
一、已经开展的工作
一是丰富文艺创作。首届高晓声文学奖于2021年11月正式启动,由市文联和天宁区人民政府于2022年11月11日主办首届高晓声文学奖颁奖典礼。由高晓声作品创编的滑稽剧《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以陈奂生一家人的离合悲欢为切口呈现近五十年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得到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继收获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后,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剧目”“文化和旅游部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文化和旅游部戏曲剧本孵化一类扶持剧目”“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
二是开展特色教育。一是晓声印记进校园,在三河口高级中学设立高晓声铜像,校史馆设“高晓声生平陈列”,通过照片、书信、题字等方式,全面介绍其人生经历、精神思想和学术成就,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方式,熏陶感染师生。二是晓声精神融文化,组建晓声读书会、晓声书画社等学生社团,创办以晓声命名的校刊,以此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三是晓声研究再深化,充分利用校内已有资源,开设校本课程《高晓声在河中的17年》,成立研究小组有序推进《乡土文学研读:走进三河口与高晓声的小说世界》项目研究,让师生们学习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三是推进高晓声宅修缮。高晓声宅位于董墅村后董墅,2012年被公布为常州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由于长期无人居住和维修,房屋年久失修,但基本框架保存完整。2022年郑陆镇政府出资对高晓声宅进行重新修缮,编制了《高晓声宅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并初步通过了专家评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推进高晓声宅修缮。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尽快推进高晓声宅文物修缮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晓声以及乡土文学文化展览展示。当前我市正在全力推进“百馆之城”建设,我们将探索建立类博物馆机制,对名人故居资源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孵化路径方法,引导场馆特色化发展,助力推进乡村文旅振兴。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将高晓声生平事迹与文学成就编撰入常州地方史读本供学生阅读,指导学校在开设文学社团、校本课程时选编高晓声经典作品,建议教师在教授相关内容时,注重补充介绍高晓声的文学贡献和时代价值,使学生通过乡土人物活动加深对家乡常州的了解,传承乡音乡情、继承家乡文脉,厚植家国情怀。
三是强化艺术赋能。将以两年一届的高晓声文学奖为契机,充分发挥高晓声文学奖的衍生作用和溢出效应,推进本土文学发展,鼓励相关艺术创作,同时做好高晓声相关历史资料和文学资料的收集工作,打造乡村旅游新样板“高晓声的文学故乡”,积极申报“全国文学之乡”,擦亮常州文化名片,展现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签发人:张凯奇
经办人:朱轶凡
联系电话:69660139
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
2023年5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