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梅街道全面贯彻落实“三项机制”,特别是突出正向激励主基调,让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褒奖、获重用。2022年,红梅街道将创新探索鼓励激励机制的新路径、新载体,强力推动干部在鲜明导向中志存高远,在科学评价中务实笃行,在真情关爱中比学赶超,激发凝聚起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动力”。
精准化运用“选拔激励”,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的导向更加鲜明
坚持好干部标准,形成示范效应。突出政治导向。从严把好政治关口,注重考察干部在关键时期、重点工作时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和政治担当,切实把讲政治、守规矩、顾大局的干部用起来。突出实绩导向。做实做好干部履职档案数据库,以干成之事评价干事之人,谁的工作实绩突出就提拔谁,谁的工作实绩特别明显就重用谁,真正把出过力、流过汗、有实绩的干部选出来。突出一线导向。把“一线”和“火线”作为检验干部、识别干部、选拔干部的“试金石”,对在疫情防控、征收拆迁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破格提拔使用。对长期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型干部,畅通岗位级别晋升“双通道”,让较年长干部在事业上更有奔头。
系统化运用“培养激励”,让“后浪推前浪,新叶催陈叶”的景象更加生动
以“干部能力提升年”为抓手,让年轻干部担当作为有实力、有底气。精准“滴灌”。坚持“干什么,学什么”,针对不同条线的干部,分别开展“小精专”专题培训,定期邀请区级机关中层骨干现场授课,有的放矢地讲授招商引资、信访化解等业务技能。压担“蹲苗”。选派年轻干部到急难险重一线、服务群众一线、信访维稳一线轮岗交流、挂职锻炼,采取以老带新、以现职带后备的方式,与街道中层正职、村(社区)书记结成师徒对子,为年轻干部提供“实战”指导。搭台“PK”。定期开展业务基本功竞赛、岗位奉献分享会、短视频创作大赛等创先争优活动,为优秀年轻干部分享工作成果、交流经验做法、展现综合素质搭建舞台,推动年轻干部在“比”中干,在“比”中学。
体系化运用“考核激励”,让“敢闯敢干者不挫锐气,得过且过者羞愧服气”的举措更加有力
将正向引导与逆向鞭策相结合,充分发挥考核“风向标”“指挥棒”作用。把握精准这个关键。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对属于主责主业、促进政绩作用明显、需要苦干实干才能完成的指标,加大考核权重。对重点工作列出项目清单和任务清单,明确目标任务与时间节点,标尺“双刻度”,考核“双进度”。落实严格这个要求。严肃考核操作,组织部门全过程监督、全要素把关,确保考核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探索推行工作“双周报”制度,写实式、条目式地进行工作梳理、成果小结,晒出工作量,挂出“成绩单”。体现运用这个原则。对考核一贯表现优秀的干部,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轮岗交流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连续考核结果较差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调整岗位、降职使用,坚决防止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常态化运用“关爱激励”,让“越是担子重如山,越是爱护挑担人”的承诺更加响亮
用好政治思想工作这一看家本领,让干部担当作为无后顾之忧。关怀有温度。为工龄超过30周年的干部颁发“光荣在岗30年”荣誉证书,激发干部继续保持和发扬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关心有深度。对状态有起伏、思想有波动的干部,由街道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开展“跨级式”谈话,引导干部在“拉家常”式谈话过程中,把工作困难谈彻底,把思想疙瘩谈明白,把闯劲干劲谈出来。关爱有力度。积极开展健步走、读书会等机关文体活动,适时组织干部健康休养,营造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浓厚氛围。落实好干部重大疾病救助、家庭困难帮扶等措施,为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干部做好关爱慰问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