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文体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聚焦“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目标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奋力推动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持续提升文化业和旅游业整体实力与竞争力,文旅融合发展的势能进一步积蓄、动能不断释放,文化体育和旅游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现将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站位引领方向,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主要负责人抓党建“第一责任人”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将党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就党支部活动、党员教育管理等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及时解决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半年来共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委会6次,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1次,组织生活会1次,上党课2次,使党员干部从一点一滴中得到启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了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深化教育引导,着力提升队伍向心力凝聚力。扎实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推动学习入脑入心,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等重要内容,不断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组织程序,按照区级机关党工委的要求,圆满完成党支部换届工作。常态长效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党纪法规教育,组织党员干部专题学习《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观看警示教育片《偏航》,做到党风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全覆盖,切实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急难险重任务当做考卷,在危急时刻检验党性觉悟,引导党员发挥“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的先锋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支部第一时间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全体党员干部主动请战、逆行而上,克服种种困难,先后深入兰陵街道国泰民都社区核酸检测点、工二社区核酸检测点、乾盛兰庭社区核酸检测点、管控小区翠南新村、沪宁高速青龙道口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一道抗疫“党员防火墙”,圆满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任务。
(二)高效率统筹推进,谋划旅游全域全季全业态布局
围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目标,逐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指导景区规范管理、提质升级,加速汇聚文旅中轴发展动能,今年6月天宁区列入第五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完成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上半年加快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进程,进一步完善工作台账,落实整改清单,强化氛围营造,健全服务体系。邀请专家对游客集中场所环境美化、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提升、旅游公交专线站点改造等工作开展现场预检,召开旅游志愿者培训会议及创建验收工作会议,联动各板块、各部门进行整改完善,顺利完成台账提交、现场迎检及评审答辩等各创建环节工作,目前已列入第五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公示名单。
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围绕软硬环境提升,全面夯实“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供给,制作完成全域旅游汇报片,开展江苏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审核工作,打造高品质旅游环境。依托常州客运总站、景区游客中心、星级酒店、商业中心、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多位一体”旅游咨询服务网络,为旅客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展示、旅游投诉、旅游预订等综合服务。上半年申报创建6个高等级旅游厕所;评选出3家“天宁有礼”旅游服务品牌单位;公布16家2021年度天宁区文旅行业诚信经营企业;2家文旅企业入选省级文化和旅游市场红名单。
加强品牌融合活动推广。启动“穿暖花开·休闲天宁”媒体宣传推广活动。常态化开展了红梅公园梅花节、紫荆公园月季花节、凤凰公园杜鹃花节等花季活动以及青果巷新春民俗节、周有光文化季等节庆活动。在主流媒体文旅中国、人民资讯进行图文报道,在新媒体腾讯网、搜狐网、网易等媒体平台定向投放信息流,在地铁站投放广告,在全域旅游主要区域、乡村旅游重点村架设道旗,让“江南文昌地,锦绣新天宁”的天宁文旅品牌深入人心。
(三)高起点推进重大项目,助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狠抓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建成一批、引进一批、培育一批”理念,加速推进2022年度“532”发展战略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进度,做好跟踪服务,协调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投资计划。截至5月底,16个重点文旅项目完成年度形象投资额25.49万元,完成率45.44%。
多措并举申请行业补贴。积极为文旅项目申请省、市文旅发展专项资金及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和项目贴息,上半年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项目、焦溪古镇保护修缮项目和常州季子文化展示中心项目3个文旅项目获2022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产业发展类)670万元;获2022年市级文旅品牌奖励资金47万元;获2022年度市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产业发展类专项资金70万元,上半年累计获省、市补助787万元。
推动旅游品牌创建扶持。出台《天宁区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支持办法》,明确对旅游重点项目、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品牌创建、人才建设等进行支持;组织文旅企业进行贴息补助申报,为8家旅行社申报了纾困贴息。大力提升文旅消费能级,组织青果巷文旅消费集聚区申报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推选牟家村、丰北村申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荐开元名都大酒店申报绿色旅游饭店。
(四)高要求推进文艺创作,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做亮区级文体品牌。筹备举办天宁文化艺术节,开展群众文艺展演、展览、非遗项目展演等活动。举办全区文化艺术大联展,制作七套文化艺术展板,在镇、各街道轮流展出。组织筹备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凤凰岛半程马拉松比赛、羽毛球、足球、广场舞、智力运动会等赛事。
构筑艺术精品创作生产高地。坚持文艺培根铸魂,创排一批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彰显城市底蕴的精品力作,并积极参加第十五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其中 ,原创作品阿卡贝拉《国画》、舞蹈《竹刻梦舞》参加第十五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初选,舞蹈《竹刻梦舞》入选决赛。男声五重唱《国画》参加市“五个一”工程奖选拔。
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充分发挥区文化馆、图书馆、基层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秋白书苑”的文化空间样板、阵地作用,服务效能稳步提升,秋白书苑桃渚馆、横塘河社区获评省最美文化空间,1个文化团队获评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开展社教活动和公益讲座4场,“送戏下乡”23场,公益培训班18期次180课时,举办摄影主题作品展览3场次等。
(五)高质量推进文物保护,文化遗产展现传统魅力
强化文物保护传承。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老城厢复兴发展等为统领,积极推进东坡书院旧址、大成二厂競园、澄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修缮工程,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上半年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14万元,市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8万元。持续开展文物巡查工作,与市文物处、文化执法支队开展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专项检查,针对保护情况欠佳、存在隐患的文物,向文物责任方发放告知书。
助力非遗传承发展。开设常州烙画、梨膏糖制作技艺等5个非遗项目春季公益培训课程;组织我区留青竹刻,常州梨膏糖、常州大麻糕、焦店扣肉等5个非遗项目参加江苏省第十三届乡村旅游节启动仪式展示展演活动;选调非遗项目“兰陵民间吉祥字图案”,作品《百寿图》《百福图》参加庆祝党的二十大非遗主题展;组织天宁区“常州大麻糕”项目市级传承人刘长山参加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主会场活动暨“水韵江苏·非遗购物节”线下活动;组织天宁区“常州留青竹刻”“常州市梨膏糖制作技艺”“小热昏”“常州金银器打制技艺”等5个项目参加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常州市“非遗八进”暨美好如“常”非遗嗨购季活动。
焦溪古镇申遗工作取得新进展。今年6月,市政府正式向申遗主管部门递交焦溪古镇加入“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预备名单”申请;《焦溪古镇民居修缮导则》《焦溪古镇消防保障方案》完成初稿;小是家院、承弼故居、南街35-36号院落修缮工程基本完工;南街南下塘景观工程、龙溪河疏浚工程等市政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焦溪古镇面貌不断提升。
(六)高标准开展审批监管,打造安全规范有序文体旅市场
有序承接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监管。启动文化艺术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监管工作,完成304家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和41家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普查摸底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文件开展文体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监管工作,规范文体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督促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从严从实抓好文体旅行业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和扫黑除恶巡查工作。制定出台《常州市天宁区文旅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6月14日,组织召开2022年天宁区文化体育和旅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消防安全培训演练,签订责任书,压实企业责任,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紧密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紧密结合安全生产督导巡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上半年,累计出动检查人员50余人次,排查企业180余家次,排查风险隐患20余条,已全部整改到位,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文体旅市场总体平稳有序运行。
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严把复工复产安全关,督促场所严格落实“场所码”应用以及“应检尽检”的防疫要求。积极参与3月份以来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天宁区文体旅志愿服务突击队,下沉力量,社区全力志愿社区防疫工作,到青龙高速路口,全力做好卡口值守检验工作,构筑起疫情防控第一线。
二、2022年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凝心聚力,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
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支部会议的第一议题,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第一时间组织学习,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全面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基本组织制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丰富党建工作模式,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高标准推进模范机关建设。紧扣意识形态主旋律,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推进正风肃纪,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机关良好政治生态。
(二)释放新潜力,增强文旅核心竞争力。
1.巩固天宁省级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成果,围绕“文旅融合、城景一体、共建共享”理念,深入贯彻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求,推动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为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夯实基础。
2.促进天宁文化繁荣旅游兴旺发展。推动“532”发展战略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为各项目可申报的资金扶持进度及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好跟踪服务,确保完成全年投资计划。
3.进一步丰富天宁旅游产品供给,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体育为纽带,策划天宁文化旅游节及“龙城夜未央 越夜悦天宁”夜生活节系列活动,强化宣传推广、引流消费;充分发挥天宁文化和旅游协会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现有历史文化、名人文化、运河文化等资源,让天宁的文化和美食成为旅游明星城区的独特标签,提升文化和旅游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三)聚焦高质量,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
1. 提升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和培训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完成年度2家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计划和验收工作,同步谋划2023年度空间储备培育申报工作;完成年度1支省级“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训计划,同步谋划2023年度团队储备培育申报工作;进一步提升“秋白书苑”天宁吾悦馆、桃渚馆以及基层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活化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和基层文化团队,赋能社区美好生活。
2. 丰富公共文化内容供给。举办天宁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包含文艺展演、书画摄影展览、文艺讲座、非遗项目展演等活动;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活动,举办惠民巡演10场次以上;社教活动和公益讲座18场以上,“送戏下乡”168场,公益培训班45期次420课时以上;结合“天宁文化旅游节”,开展文化展览、文艺演出、读书会等活动。
3. 做好第十五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参评工作。由区文化馆牵头,统筹做好“五星工程奖”参评各项工作,精心打磨原创舞蹈《竹刻梦舞》,参加省“五星工程奖”决赛,力争在比赛中获奖。
4. 做好第七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对照第七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做好图书馆评估定级各项工作,开展自我评估,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力争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
(四)推动品牌化,促公共体育稳步发展。
1.以新周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为引领,完善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全区全民健身实际,新建、更新全民健身路径器材870余件;完成“532”发展战略2022年度重点项目:新建社区体育公园(景仁公园)1个。做好体育场地设施调查统计工作,落实室外全民健身设施纳入智慧化管理平台工作,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支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
2.打造群众体育品牌、丰富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举办凤凰岛半程马拉松比赛、羽毛球、足球、广场舞、智力运动会等赛事。
3.深入推进体医融合。实施慢病运动干预项目,办好运动健康指导门诊,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提供慢病运动干预服务。为慢性病患者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为群众提供科学、精准的健身指导和诊疗服务,建立慢性病患者健康档案,2022年完成至少3000人次的运动防治慢性疾病训练。
4.提升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水平。加强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全面开展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再培训,充实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力量;持续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将检测设备带进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为更多群众开出“健康处方”。打造“运动健康大讲堂”品牌,深入基层村(社区)开展运动健康知识讲座6场左右。
5.持续促进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完善省体育消费试点城市试点单位有关工作,制定天宁区“十四五”体育产业规划。以中心城区老城厢为面,依托古运河两岸促进体育消费、全民健身;以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为突破口,深入实施“体育+旅游”战略,打造一批精品体育休闲项目;以展会、体育赛事、体育活动等为着力点,促进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五)“保护+利用”,焕发文化遗产新生机
1.夯实文物保护基础。进一步理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工作体制、机制,明确属地(镇、各街道)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充分依靠纪委、检察院的职能,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摸排家底,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文物巡查工作,完善文物保护基础台账。
2.用好用活遗产资源。加快推进焦溪古镇申遗保护,以建设国家4A旅游景区为目标,指导建设单位开展游客中心、导游服务、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建设。
3.强化文物保护利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有序推进辖区内文物修缮工作,尤其是革命文物,强化保护利用工作,打造天宁红色文化新名片,不断增强革命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力;继续对寺墩遗址进行系统性的发掘,重点掌握寺墩周围古地貌、古河道及功能分布,做好发掘单位南京博物院的资金及后勤保障工作;通过建立完善巡查队伍、增加寺墩技防设备、购置出土文物保存设备,做好寺墩遗址的保护工作;根据考古进展情况,开展周边环境整治,做好寺墩遗址的管理工作。
(六)守安全底线,促文体旅市场平稳运行
1.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根据《常州市天宁区文旅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以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15条硬措施为抓手,以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为底线,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紧密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紧密结合安全生产督导巡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细致排查整治风险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各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在严格防控疫情条件下,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全员接种宣传发动和应检尽检工作,研究落实更加精准、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处置措施。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