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一、制定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体育工作,亲自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建成体育强国”明确写进了2035年远景目标。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要求,结合天宁区全民健身工作开展实际情况,以改善天宁市民体质健康状况为目标,以精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实施路径,理清全民健身工作开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营造“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全民幸福”的良好社会氛围,从党和政府的高度为天宁“十四五”期间全民健身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制定出台符合天宁实际和发展前景的《常州市天宁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二、总体要求
明确《实施计划》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规划文件。提出了到2025年的实施总体目标:
——城乡居民身体素质稳步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6%。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举步可就。巩固提升城乡一体“10分钟体育健身圈”功能,新建改扩建有一定规模、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体育公园5个,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1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8平方米。具备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率达100%。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有效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不断升级。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6名,“运动健康大讲堂”社区覆盖率超50%,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加快建设。体育社会组织服务效能不断增强,加快培育发展社区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创新开展。“锦绣天宁”赛事品牌美誉度、参与度持续提升。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线上线下加快融合,打造天宁社区运动会、凤凰岛半程马拉松等,推进品牌赛事活动跨区域发展。
——体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育服务业比重达70%以上,人均体育消费达到3900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5%。
三、主要任务
(一)实现全民健身设施供给新突破。科学规划与布局体育场地设施,完善体育设施网络,优化城乡“10分钟体育健身圈”功能。
(二)培育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亮点。办好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马拉松等品牌赛事,举办凤凰岛半程马拉松比赛等重大品牌赛事,培育本土赛事品牌。
(三)推进科学健身服务迈上新台阶。广泛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扩大健身指导覆盖范围,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全民健身科普读物。
(四)建立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体育社团向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强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多元化共治。
(五)促进重点人群体育健身新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推出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完善残疾人体育训练和康复设施。
(六)构建全民健身消费市场新格局。推动体育全产业链发展,壮大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运动健康等业态,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
(七)加快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新机制。深化体育与卫生融合,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模式;深化体教融合,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深化体旅融合,推动体旅文多业态集聚发展。
(八)拓展全民健身文化交流新渠道。推动全民健身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大力宣传全民健身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健康生活方式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价值。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
(二)加大政策保障。加大公共财政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力度,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三)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完善全民健身人才评价机制。
(四)抓好安全管理。加大公共体育场馆、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检查力度,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和要求。
(五)实施绩效评估。建立全民健身综合评价机制,到2025年,将评估结果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体育部门报告。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