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天宁民政“M-house”疫线吹响集结号,全区民政工作者、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民政领域各机构服务工作者们全力以赴奋战“疫”线,筑起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先行先做,用责任诠释使命,坚持冲锋一线,用行动书写担当,坚持帮扶助困,用关爱温暖人心,涓涓细流汇成“宁聚力”,点点星光点亮“民政红”。
想在前面,干在实处
“五快”举措跑出疫情防控“加速度”,坚决守牢养老机构疫情防线。一是最快更新运作体系。搭建“3+1+N”的24小时指挥联动体系,即3位班子成员轮班坐镇、集体决策,1名调度专职协调、上传下达,区纪委、板块及机关其余同志机动督查、反馈问题。全局干部职工“1对1”包干养老机构,每人每天巡察机构2次以上。二是最快实现机构封闭。第一时间实施全区养老机构封闭管理,统一为机构安装视频监控和警报门磁。全面摸排机构出入口,仅留1扇紧急出口,其余通道全部关闭并张贴封条。联动板块城管、公安等部门,在每家机构外派驻专人24小时值守。三是最快制定应急举措。指导全区养老机构制定完善个性化应急预案、绘制各机构平面图,督促开展培训和实地演练。全面梳理养老机构相关人员“立体关系网”。制定《养老机构突发事件记录表》,便于分析总结和研判处置。四是最快掌握防疫信息。全区25家养老机构监控全部接入区网格化智慧监管平台,全局机关同志24小时轮值实时查看监控,迄今及时发现问题74件并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到位。制定《养老机构防控联系表》、《防疫信息每日报表》,由局机关挂钩联系人收集报送每日防疫信息。五是最快开展核酸检测。开辟优先检测养老机构的绿色通道。为机构老人申领并打印核酸检测码,方便快速录入。截至目前,已分别为全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和住养老人进行了46轮和45轮的核酸检测,累计检测4万余人次。
领导带头,党员先上
在青龙道口执勤查验服务岗上,局党组班子带头示范,机关支部党员纷纷响应,常州汽摩运动救援队、天宁区非常道救援队、天宁区曙光救援队、常州369养老志愿服务队、宏德志愿服务队等一批社会组织志愿队伍积极参与,“我是党员我先上”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一份实干的行动。无论是33度烈日的炎热,还是冷风骤雨的突袭,无论是黑夜,还是假日,“大白装+民政志愿红”始终坚守,做好“外防输入”。
全区1084名城乡社区专职工作者联动6712名社区志愿者闻令而动、快速反应、整合力量、高效行动、夜以继日、不辞辛劳筑起基层防疫堡垒。
天宁社会组织积极响应战“疫”号召,以“战疫必有我”的姿态请命抗疫一线。尤辉雷锋科技服务站用最短时间招募87名志愿者,茶山街道清二社区阳光馨愿残疾人之家、龙城春晓志愿者服务协会主动请缨助力社区核酸检测,瑞文心理工作室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天宁区女企业家协会多次筹集物资支援疫线,椿熙堂用心做好居家养老安全送餐服务等等,种种力量汇聚成疫线的暖流,“益”起坚守,共克时艰。
全区620名养老机构服务工作者用爱与坚守让机构封闭管理期间的老人生活保持舒心,让老人家属放心。养老人“疫”不容辞,当起“送餐员”、“防疫宣讲员”、“陪护员”、“引导员”等,守护保障好“大家庭”的每一位长者。
纾困帮扶,温暖疫线
关注弱势群体,兜牢民生底线。战“疫”不忘助困,区民政局组织工作者、志愿者通过电话问询和上门走访等方式,对全区8100多名困难群众开展逐一询访,了解他们在疫情期间的生活情况,共计梳理困难问题305件,截止目前均得到了妥善解决。自3月13日疫情防控以来,共为3376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和各类补贴68.42万元。
关心机构发展,发放纾困补贴。为支持养老机构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按照省民政厅文件要求和市民政局相关指示,向全区养老机构发放纾困资金181万元。
关爱疫线人员,开展暖心慰问。4月29日,天宁区民政局和天宁区慈善分会组织开展“为爱出发 共抗疫情”送暖行动。天宁区副区长吴小红和天宁区民政局局长袁维鸿带队慰问辖区25家养老机构,送去水果、牛奶、口罩等生活和防疫物资共计6万元,认真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养老机构关心关爱工作。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