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您好,请问您知道今天是来开公司的吗?您知道您签字后是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吗?您知道您开办的公司是做什么的吗?”
上述对话发生在上月2日下午天宁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天宁区行政审批局市场准入窗口。窗口工作人员发现有20多人到现场办理一家名为“常州果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设立登记,股东多数年龄都在六七十岁左右,每人出资均在1万至3万不等,且股东对于公司具体经营认知与企业提交的登记材料并不相符。
这种不同寻常的情形引起了窗口工作人员的警觉,工作人员一面在收取材料时详细询问且侧面进行提醒,另一面及时向局领导反应情况。
领导在现场了解情况后及时联动天宁区金融监管局反应上述异常情形。
后来,经天宁区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科全面排查,发现同一时间段与“常州果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相似的企业设立登记尚有两家,分别涉及自然人股东13位、18位,其中三家企业均有同一法人股东“上海果喆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天宁区行政审批局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审管联动,将上述情形集中后联合相关监管部门进行联合研判。由常州市天宁区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疑似存在涉众性投资风险的情况,向辖区内进行提示性警示。各辖区积极行动,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采取短信通知等多种方式向辖区内居民进行提醒,防范化解涉众风险。
今后,天宁区行政审批局还将以此为警示,加强窗口登记业务水平,提高警觉性,在便利企业登记的同时维护好群众利益,保护好群众“钱袋子”,切实保障社会稳定。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