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全市召开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扩面、提档升级,进一步精准对接和解决群众需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长期以来,常州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处于全省第一方阵。全市上下必须继续强化“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思想认识再提高、工作定位再明确、创新意识再强化,不断校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努力方向。要在聚力重点和突破关键中不断培育“常州模式”,通过抓好标准化建设、系统化整合、社会化协同,在资源整合上用“妙招”;坚持讲群众听得进的话题、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选群众记得住的办法,在理论宣讲上用“新招”;精准掌握需求、配优服务队伍、提升服务质效,在服务群众上用“实招”;持续强化道德养成、推进移风易俗、开展文化惠民,在弘扬新风上用“硬招”。
陈志良强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板块、各条线和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要压实各级责任,加强投入保障,严格考核激励,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会议现场,文明常在——常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云平台(2.0版)正式亮相。该平台具备宣传展示、资源下沉、日常管理、供需对接和志愿服务等5项功能,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和移动互联网的优势,采用“1236+X”模式进行整体设计和建设。“1”,一个微信小程序“文明常在”;“2”,两大版块;“3”,三级资源共建共享;“6”,六屏联动;“X”,全民参与。依托云平台,常州新时代文明实践形成了“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全面覆盖市内1000多个文明实践站点探索基层站所,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会前,参会人员走进天宁区郑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参加移风易俗宣传月之“青果思享会”进乡村活动。主讲人江苏理工学院文旅学院副教授张丽芬围绕厚养薄葬、红白喜事等相关内容,呼吁大家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摒弃陈规陋习,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
郑陆镇打造“文明‘郑’中心 知行万里‘陆’”新时代文明实践总品牌,布局“1+24+N”文明实践矩阵,围绕理论宣讲、全民阅读、志愿服务三条主线,着力打造“‘郑’说理响”“‘郑’沐书香”“‘郑’好U你”三大品牌,以“季子树诚信典范”作为道德文明IP,“高晓声文化空间”作为文化阅读IP,形成了“先声直播间”“郑青春·微爱毅行”“把郑陆读给你听”“郑·新风 移风易俗思想会”等一批常态化惠民项目,沉浸式输出郑陆的发展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汪忠泽、区委副书记郑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海元、镇党委书记李汉田、镇长郁国兴、镇党委副书记黄佳清、镇宣传委员李江民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