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晚上11点,青龙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此起彼伏的电话询问声、哒哒的键盘敲击声、嗡嗡作响的打印机声……这是自3月13日以来的工作常态。
如果说社区是疫情防控战斗的一线,那么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便是后方的“大脑中枢”。在统筹指挥下,综合协调组、核酸检测组、医疗保障组的“表哥”“表姐”相互协调、默契配合,接打电话、信息核实、疫情研判、数据收集成为了他们的日常状态,电脑、手机是“战斗”的有力武器,“白加黑”“五加二”是常规作战时间,大家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用实际行动共同肩负起了战“疫”的使命与担当。
作为一个承载着大量信息的“枢纽站”,综合协调组的工作人员时刻保持工作状态,在战“疫”中与时间赛跑,不断收集、整理、分发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信息,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体系。
沈丽作为其中一员,她的工作内容“上接天线、下接地情,中间还要聚合力”,既要高效敏锐地接收各级关于防疫工作的最新要求,实时掌握各单位开展防疫工作的数据、报告和突发情况,还要保障各工作组协调联动、密切配合。
仲琪琪是和沈丽并肩的“战友”,从3月13日起,她几乎每晚都在加班中度过,负责隔离转运的她每天都要接受来自区指挥部的流调信息,“转运—封楼—采样—上报信息,一顿操作下来天也渐渐亮了……”
负责每日信息汇总的陈子健每天都将汇总各组信息,整理上百条数据,为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他逐一逐项过目,时刻要求自己“在岗、在位、在状态”,做到各种底数门清,各类情况有数。随身携带的3个充电宝成为标配,他自嘲自己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一停下来就要坏掉的,片刻不可“掉线”。
也许,像他们一样的“表哥”“表姐”不常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在这场战“疫”里,他们每个人都是“幕后英雄”,他们用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用无怨无悔的担当,对抗疫精神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夜深时,当灯光一盏盏熄灭,疫情防控指挥部那盏常亮的灯仍在温暖守护着人民群众,凝聚着党的力量,树立着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