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以前这块地方是两个小区围墙中间的卫生死角,垃圾随意倾倒没人管,天气炎热的时候根本不敢开窗。现在有人大代表的参与和帮助,垃圾得到了清理,家门口的环境好了,心情都舒畅了。”红梅新村社区的张阿姨乐呵呵地说。
红梅新村始建于1987年,小区123幢北面近60米左右的围墙与原常州市金属压延厂相邻。2006年聚缘雅居小区建造时的围墙与该小区的围墙形成了两三百个平方的空地围栏,由于围起来的这块地方之前不属于任何小区,逐渐成为了卫生死角,常年无人管理,堆积了多年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夏天恶臭难闻,滋生蚊虫,周边的居民苦不堪言。
在今年开展的红梅街道“喜迎党的二十大,人大代表在行动”选民接待活动中,有居民提出了这个两不管地带的“老大难”问题。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就是人大代表关心、关注的重点课题。红梅新村社区书记、人大代表杨秋燕将这件事放在了心头,也付诸了行动。
经过实地查看发现,这块区域垃圾日积月累下堆了近2米高,不仅卫生状况差,围墙也出现了开裂和剥落情况,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杨书记在多次实地调研,多方了解空地的历史由来以及相关的责任单位的基础上,向红梅街道党工委和人大街道工委汇报相关情况,经过多方通协调,最终借力老旧小区改造契机,把这块困扰居民已久的卫生死角清理干净了。本月,红梅新村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方对空地破损围墙进行了拆除,清理垃圾13车,平整了近300平方米的场地。后续也将对该处围墙进行维修出新,同时设置非机动车充电桩及文化桌椅,方便周围居民出行和休闲,周边居民纷纷称赞。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杂。作为社区当家人,她不埋怨,带领社区一班人踏踏实实、全心全意为居民解决一件件小事细事麻烦事;作为人大代表,她更是不辱使命,勇于为民代言,积极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多年来,杨秋燕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头雁效应”,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征集民意、为民代言中架起了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她始终牢记她是一名社区书记,更是一名人大代表。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