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举旗定向,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领航布局、主题鲜明,凝心聚力、催人奋进,是全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红梅街道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记“三个务必”,始终坚持“五个必由之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主动的精神状态、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红梅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打造更新建设骨干城区 让城市更有气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围绕北广场潘前地块开发,深化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门户区建设。以天宁时代广场、常运集团等优势载体为依托,抓好消费业态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加速生活性服务业升级;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引进总部经济,加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全面激发现代服务业活力,打造承接沪宁杭资源辐射的“新窗口”、站产城一体化的“龙城会客厅”。聚力打造老旧小区改造“样板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实践“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共同缔造工作理念,用“绣花式微改造”打造老旧小区改造与治理的“天宁样板”,实现老旧小区的“诗意栖居”,让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持续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紧抓竹林路、新堂路改造契机,打造精品道路标杆,将城市景观延伸至社区街角,用公共空间的“微更新”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将城市游园绿地装进老百姓的“口袋”里。
打造美好生活典范城区 让生活更有品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巩固文明创建和城市长效治理成果。坚持“便民、利民、惠民”为导向,聚焦老旧小区管理、菜市场、城中村管理、商业繁华地段的沿街店铺管理等整治难点,针对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公共设施、小区环境等全方位提升,打造优美宜居的城市风貌。全力守护碧水蓝天净土。坚定不移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涉水面源污染排查和整治,“一河一策”打造美丽幸福河湖。抓好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等源头治理,抓实“小散乱污”企业整顿,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翠竹菜场新建、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建等民生项目进度,着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下功夫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打造现代治理标杆城区 让服务更加优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夯实治理基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居民自治为依托,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强化资源整合,推动共享式治理。持续导入资源,培育树立一批可学可看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探索推行“先锋骑手”“红色主播”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做法,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流动前哨”作用,引导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深化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充分发挥网格作用,全面提升“网格+N格”效能,打造专业社工队伍,加大事件流转效率,提高事件办结质效,用“小网格”托起“大治理”。凝聚共治力量。做实做好老旧小区改造的“后半篇文章”,围绕“一核三圈四治”,持续构建“社区营造+协商议事”社区生活共同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