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近年来,红梅街道聚焦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队伍,全力引导年轻干部以从容之心增才干、以进取之心迎难题、以平和之心待事务,找准最佳干事创业状态,为推动“品质红梅”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干部人才支撑。
理论学习+实战锻炼,涵养厚积薄发从容心态。设立“流动课堂”,邀请专家学者、区级机关骨干等现场授课,着眼公文写作、应急处突、群众工作“最急最缺”等业务能力,定期开展“小精专”专题培训,在“充电蓄能”中缓解年轻干部“本领恐慌”。开展“一办六局到村(社区)”“村(社区)到一办六局”双向挂职,推动22名年轻挂职干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提升能力、砥砺作风、增长才干。采取以老带新、以现职带后备的方式,与街道中层正职、村(社区)书记结成16对师徒对子,为年轻干部提供“实战”指导。
跟踪培养+及时使用,激发迎难而上进取心态。坚持把了解考察识别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时,深入考察年轻干部政治觉悟、品行操守、素质能力、发展潜力,健全持续发现、动态补充的后备干部长效机制,把“好种子”选出来,把“好苗子”育出来。把“一线”当考场,把“火线”当擂台,由“伯乐相马”转变为“赛场选马”,选派十余名年轻干部到信访化解、征收拆迁、老旧小区改造等“急难”岗位上经风雨、壮筋骨,在实践中检验、识别、选拔年轻干部,破格提拔1名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激励年轻干部在比学赶超中奋发作为。
从严管理+真情关爱,端正不骄不馁平和心态。坚持从严考核,完善以上评下为主、同级互评为辅的双向考评机制,把考核结果作为年轻干部评优评先、调整岗位的重要依据。探索“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年轻干部关爱预警机制,重点关注年轻干部平时履职表现和八小时外生活状态,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预警、纠偏正向。对状态有起伏、思想有波动的年轻干部,由街道班子成员开展“跨级式”谈心谈话30余次,引导年轻干部在“拉家常”式谈话过程中,把工作困难谈出来,把思想疙瘩谈开来,把闯劲干劲谈出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