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一头联系着民生福祉,一头关系着城市发展,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红梅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改善居民生活居住条件,“改”到百姓心坎上,“变”进群众期待里,让居民的声音“听得到”“看得见”,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为顺利推进小区升级改造,红梅街道党工委在项目一线成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临时党支部,召集有影响力、号召力、公信力的各方党员加入到改造项目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动作用。
解读政策的宣讲员
在红梅街道红梅西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红梅西村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项目中的退休老党员,他们两鬓斑白,身穿绿马甲,胸前佩戴着闪亮的党徽,积极奔走在社区、居民和工地之间,为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顺利完成,退休老党员们主动配合街道做好政策宣传和群众解释工作。在改造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停水停电等问题,作为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红梅西村业委会副主任栾华飞,他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在居民QQ群里发出温馨通知,此外还对10栋楼里多名行动不便的居民进行上门提醒,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居民意见的收集员
红梅街道老旧小区临时党支部深入群众入户调研、宣传动员,坚持“难题一起议、办法一起想、矛盾一起解”,本着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工作思路,广征民意,通过居民议事会,点单式提问题、说意见,并根据居民的需求“量体裁衣”,不断调整解决方案。在临时党支部的组织下,分别召开各类现场办公会35次,四方联席会6次,居民代表、党员方案意见征求会6次,矛盾焦点意见征求会2次,接受居民提议5件,如小河填埋、停车位调整、增设隔油池、马赛克防水等等,形成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邻里矛盾的调解员
三天一小架,五天一大架,没事吵一架是老旧小区改造前的真实写照。改造,不能只改面貌,还要改人心。红梅街道红梅西村业委会副主任栾华飞同志带领业委会团队与社区、物业企业一起成立了小区“—片区—楼道”议事会,推选有群众基础的退休党员、热心居民担任召集人,遇到矛盾,由他们出面调解,打开矛盾双方的心结。特别是在这次改造中,除了专门设立屋顶维修资金,制定一套完整的流程,让老百姓从此告别漏雨天,还创新了思路,让老百姓出一点,维修基金出一点,专项资金出一点,破除了某些没漏雨也要维修的住户想贪点小便宜的思想。现在小矛盾不出楼栋,大矛盾不出小区,真正实现了“远亲不如近邻”。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红梅街道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临时党支部里的退休老党员们发挥余热为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助力赋能,用责任和当担诠释着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