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身兼数“员”,向“疫”而行——倪文菲。3月13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黑夜的平静,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此拉开序幕。作为全员核酸点位的点位长,我第一时间奔赴工作岗位,承担起守护一方平安的重任。在点位上,身兼数“员”是工作常态。第一重身份是综合指导员,点位长是采样点的协调中枢,每场全员核酸都要安排好所有社工、网格员、志愿者、医护人员的岗位和工作,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确保每个岗位有序运转;第二重身份是信息联络员,作为上传下达的“桥梁”,我必须时时学习掌握指挥部的最新口径,并第一时间将点位上的情况向指挥部汇报;第三重身份是后勤保障员,防疫物资就是这场战争中的“子弹”,每次核酸前都必须对所有物资进行一一查验,保障医护和志愿者的每日餐食;第四重身份是现场监督员,对所有志愿者进行岗位内容以及自身防护要求培训,检查现场环节是否存在疏漏,妥善处理医废和样本,消杀工作是否到位,这都是我心中的“头等大事”;第五重身份是爱心协调员,为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上门核酸,为高龄老人以及上网课的学生开辟绿色通道,排解居民的焦虑情绪,我竭尽全力守护着银河湾明苑3000多位“家人”的健康。疫情之下,当我看到很多热心居民主动来到点位上报名做志愿者,他们绽放出来的平凡人的光芒让我深受感动。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有什么理由不在这个时刻,逆行而上,冲锋在前,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践行基层干部的使命担当,尽心尽力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堡垒。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刘颖。疫情防控的号角一经吹响,我作为东城名居点位的一员便立刻投入战斗中。在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中,为确保小区内每家每户应检尽检,我们感受过清晨凌冽的寒风,对抗过午间突然袭来的暴雨,也在凌晨时分互相加油打气抵抗朦胧睡意。所有的抗疫人员都是在咬牙坚持,点位中不乏有年纪较大的网格员、四处奔波支援的医生,他们不是超人,但他们却拥有“钢铁之躯”。看着居民们的面孔,从陌生到熟悉的寒暄;孩子们稚气未脱的笑脸,用一张张饱含心意的简笔画驱散大家内心的疲惫。疫情不止,我们不散。每天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我默念着“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这是传承的力量,也是爱国情意的蔓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这不仅是我们作为茶山人的责任,更是作为青年人应有的担当。
在“疫”线书写青春答卷——张弘历。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影响了正常生活秩序,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态势,我们每一位青年,都在全力以赴。在参加全员核酸采样工作时,我负责群力片区其中一核酸点位的采样及协调工作,点位主要涉及110余户村民,2幢居民楼以及周边沿街商铺。担任点位长,如何让采样工作做得平稳有序、快速高效,是我的首要任务。针对区域内人群老龄化等特殊性,我和工作伙伴们明确分工、优化程序、精准服务,大家配合越发默契,每次的采集量也在递增。任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我们点位上,有情谊相连的采样“姐妹花”全力奋战,有群众自发制作的“竹竿灯”挑起温暖希望,还有骑上三轮车驰骋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的“生力军”,大家齐心协力,成为了共休戚、同进退的“亲密战友”。如今回到工作岗位,我们依然投身在返常人员、客运货车、老年人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织密扎牢基层防控网。疫情就是一场大考,而我们都是“答卷人”,我们应当扛起青春责任,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共筑起坚实的防疫长城,这也是作为当代青年的必答题。
口罩下难忘的“眼神”——章雨婷。在战“疫”的日子里,让我无法忘却的是身边工作人员、志愿者、居民们的眼神,他们的眼神或坚毅,或专注,或温暖……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的战“疫”里,他们眼中有光,这种光芒感染着我,给我力量。那些细致的眼神,是医务人员一天内重复了成百上千次的动作,一丝不苟;那些坚定的眼神,是工作人员不厌其烦的询问,耐心解答;那些友善的眼神,是志愿者们张开双臂,挥手示意;那些温暖的眼神,是居民群众的一弯笑眼,一句谢谢。开启绿色通道,有序组织核酸检测;配送生活物资,为居家隔离人员排忧解难;展开“敲门行动”,登门入户关怀老人等弱势群体……每一声温暖的嘱咐,每一句暖心的话儿,我们虽未曾谋面,但眼神里却饱含着深情,温暖的画面定格成为了一道道留在心灵深处的美好回忆。在一线防疫,我看到了逆行者坚守岗位、居民群众支持配合,大家守望相助,共同守护。点滴微光,可成星海,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早已汇聚成了一颗颗耀眼的星星,映射出动人的光芒。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