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21年,天宁区人社局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区委、区政府“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目标定位,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聚焦“六高”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创“十四五”全区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较好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530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7.7%;失业人员再就业1100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57.14%;支持成功创业2938人,完成244.83%;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1458人,完成目标的229.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精准引进各类人才11623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23人。社保扩面净增参保缴费2430人,养老基金收入17.53亿元。江苏常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全年预计引进签约入驻企业12家,累计入驻企业71家,预计园区总产值超11亿元,纳税超3300万元,均超年度总目标的10%。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聚焦民生之本,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一是搭建平台,做好公共就业服务。二是细化举措,密切关注重点人群。三是依托载体,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二)聚焦民生之依,加快高标准社保扩面。一是全力确保信息系统平稳上线。二是全力推进全民参保提质增效。三是全力夯实机关保险改革成果。
(三)聚焦民生之基,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是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二是以载体为抓手,以人才强保障。三是以政策促育才,以技能助造士。
(四)聚焦民生之源,推进高效能人事管理。一是着眼人员流动,有序开展公开招聘。二是着眼年度考核,强化人员管理效能。三是着眼岗位设置,盘活岗位资源。
(五)聚焦民生之盾,巩固高水平维权调处。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二是加强劳动维权力度。
(六)聚焦民生之期,放大高品质园区效应。一是园区建设有力有序。二是招才引智持续发力。三是扶持政策及时兑现。
三、特色亮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紧扣一个“统”字,做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区仲裁院联合区法院、司法局、总工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劳动争议多元协作化解机制,四部门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有效促进了劳动权益保障。组织巡回审判、“老娘舅”观摩仲裁庭审、普法宣传等多次联合活动。总结提炼的四项机制工作方法,获省人社厅通报表扬。
(二)抓住一个“率”字,建立基层矛盾调解组织。区仲裁院与青龙街道共同在天宁吾悦广场建成我市首家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综合体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可直接向调解委员会提出,构建“人社+综合体”劳动争议调解对接新模式,有效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目前已在6个街道、1个镇、50家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三)突出一个“早”字,聘用组建民间信息员队伍。今年以来,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在建筑行业一线聘用并组建了一支164人的“民间信息员”队伍,推动监察职能进一步向一线延伸,打通劳动维权“最后一公里”。同时,对全区信息员进行实名管理和劳动用工专项培训,保持双向联系,实时掌握该项目“四项制度”落实情况,发现欠薪苗头,及早介入处理。
(四)围绕一个“用”字,组织在校大学生走进机关。结合天宁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需求,组织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30余名优秀大学生,以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为平台,利用暑假走进机关、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明确实习岗位,确定一名分管领导担任实习导师,全程一对一指导。同时,向实习生宣传天宁吸纳人才政策,展现天宁留才诚意,鼓励优秀人才留宁。
(五)立足一个“稳”字,结对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服务中心根据《常州市“六个一”助企用工留人专项行动方案》,成立由区人社部门、街道(乡镇)共32名党员组成的“稳岗留工‘党员先锋’服务队”,划分8个片区,与全区171家重点企业建立结对关系,为属地用工企业和留常过年农民工提供“送就业政策、送岗位资源、送技能培训、送创业指导、送困难帮扶”点对点“稳岗留工”服务。
四、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天宁区人社局将继续增强工作前瞻性和规划性,充分预估困难,加强分析研究,提前指定措施,扎实推进人社领域“六大工程”。
(一)突出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就业富民工程”。
(二)突出提质增效,实施“社保惠民工程”。
(三)突出制度规范,实施“人事创新工程”。
(四)突出高端引领,实施“人才集聚工程”。
(五)突出联动化解,实施“权益保障工程”。
(六)突出园区建设,实施“招商引才工程”。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