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上半年,天宁区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要求,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和提升本质监管能力为主线,深入开展市场监管“提优行动”,取得积极成效,具体内容如下。
一、紧扣激发活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不断提升审批便利化水平。截至6月底,天宁区个体工商户新设立5688户,同比增长4.78%;完成“个转企”12户;完成第一、二类医疗器械各类备案188件,第三类医疗器械及药品经营许可79件。贯彻实施新出台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开通涉疫情防控类医疗器械企业和一类产品的审批事项绿色通道,采用不见面审批方式,完成12家企业的14个产品备案、变更“当日办结”。开展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清理规范工作,已有26家企业的39个产品进行了变更,2家企业的2个产品取消了备案。
(二)全面提升综合监管效能。制定《2022年度天宁区市场监管领域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计划》,并以联席办名义印发。上半年,全区各部门共完成“双随机、一公开”单部门检查459户,联合检查223户。推进市场主体年报工作,企业年报率达94.5%,个体工商户年报率为68.7%。开展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列入经营异常名录76户,移出151户,完成信用修复4户。立案查处行政违法案件194起,罚没入库250万余元。
(三)深入推进公平竞争工作。完成上一年度天宁区政策性文件的公平竞争审查,发现1份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制度文件,已上报处理结果。完成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申报工作,得到省局高度肯定并来区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调研。扎实推进涉企收费专项整治,进行调查走访和问卷调查,同时开展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引入第三方并在全区选定三类企业(制造业、商贸业、服务业)开展涉企收费评估调查。
二、紧扣防治结合,优化安全举措
(一)持续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对94家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51条,并建立隐患台账。深入推进“专业化+数字化”两化融合,完成20家20台以上特种设备的重点使用单位两化融合。强化涉危化品企业风险隐患治理,督促39家单位完成自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安全风险排查、评估、管控。强化燃气安全整治,加快推进燃气气瓶“阳光充装”机制,探索“一充一险”模式的燃气气瓶安全责任保险从充装环节向使用环节延伸。开展压力管道专项整治,指导21家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完成压力管道的隐患整改与设计资料补正。强化电梯安全治理,探索“按需维保”方式,深化“一维一保+风控服务”电梯安全综合责任保险机制,开展“安心乘梯守护行动”。
(二)不断深化食品安全监管。狠抓食品生产监管,压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督促13家生产企业完成自查,对15家生产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员法规知识监督抽考,对27家重点食品以及食品生产集聚区生产企业完成全项检查,检查覆盖率达90%;持续开展江苏省“名特优”食品小作坊及“阳光作坊”建设,推荐12家小作坊进行申报。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开展进口冷链食品监管,组织开展进口冷链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达6400人次;持续推进农村家宴提档再升级,探索建立天宁地方特色的农村家宴服务规范;推广使用江苏省食品经营安全智慧监管系统;持续推进“阳光餐饮”、“安心菜场”等民生实事;探索无人售货商店等新业态食品监管方式。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开展专项整治、示范创建、科普宣传等。开展食品安全抽检2110批次,完成全年任务的45%。
(三)扎实推进药械安全监管。开展药品经营和使用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无证经营、伪造资质证明文件或票据购销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药品抽检84批次。落实药店疫情防控工作,对27家“四类药品”(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销售登记数据上传情况异常药店进行现场检查,督促4家确定为异常的药店完成整改。扎实推进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可用于医疗美容的医疗器械、青少年近视防治相关医疗器械、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等专项检查,发现的风险隐患均已督促企业整改到位。推进疫苗接种点全覆盖检查,上半年检查覆盖60%。
三、紧扣利企惠民,优化服务效能
(一)全面抓好知识产权工作。截至5月底,天宁区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58件,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2114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31.59件。出台《关于在全区中小企业中开展知识产权创造推进工程的行动方案(2022-2023年)》,建立天宁区高价值专利数据库和培育服务工作站。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推动天宁经济开发区立项建设常州市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项目,组织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申报江苏省战略推进项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站,开展5次知识产权网上培训活动,推动天宁吾悦广场立项建设省级正版正货街区。
(二)有序推进质量标准工作。在“5·10”中国品牌日开展江苏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启动仪式。组织首席质量官培训1次,选拔8名首席质量官参加省级技能竞赛。完成市对区2021年度质量工作的考核,考核结果为优秀等级。动员辅导企业申报省长质量奖1家、市长质量奖4家、江苏精品6家、省级标准化试点单位4家(其中2家已被省级立项),AA级以上质量信用企业6家。辅导8家获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申报质量强省资金,其中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在考核评估中被评定为优秀,获20万元奖励。
(三)切实强化消费维权工作。上半年共收到投诉举报6219件。将10家综合体、大型商超等投诉相对集中的区域纳入在线纠纷处理单位,指导企业完善投诉处理制度,筑牢线上快速和解消费纠纷机制,引导带动全区消费环境的提升。开展网络监测监管工作,涉及“电子商务平台禁售长江非法捕捞渔获物监管”“开展利用党的‘二十大’名义从事非法牟利活动监测”“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整治工作”等,共监测电子商务经营者600余户次。扎实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指导21家单位申报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先进单位、示范网店等。
四、紧扣目标任务,高质高效推进
下半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抓好重点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完成。
(一)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发力。关注辖区内个体集群注册情况,为市场主体高质量培育助力。做好全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牵头工作,为全区营商环境考评打好基础。进一步做好信用管理工作,对符合信用修复的企业进行帮扶指导。持续推进价格监管工作,继续抓好转供电加价清理规范工作,深入开展涉企收费评估工作。深入推进“双稳双提”工作,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案件查办力度,建设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
(二)在保障民生安全上再提效。继续抓好特种设备安全各项日常、专项工作落实,完成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技术服务站点建设,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讲堂与应急救援演练。深化“守、查、保”专项行动,多渠道实施全方位多维度大排查,提高问题发现率并及时采取处置措施。持续深化智慧监管,实现小餐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线上办理。继续做好零售药店应检尽检推进工作,强化防疫工作。按照疫苗接种点全覆盖的要求,加强对接种点的现场检查力度。及时对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提升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做好医疗机构不良事件催报。
(三)在服务发展上再提升。重点落实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至少持一件”和“至少增一件”行动,同时引导更多企业做好专利创新成果转化。继续组织好各类质量、标准化奖项的申报、评选工作,及省级标准化试点单位的验收、建设工作。积极在相关企业、行业中推进首席质量官、计量执行官制度。指导大型商场超市科学建立消费维权处理制度并督促严格执行;尝试对多次不依法处置、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单位提请信用惩戒。开展网络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网剑行动”,对网络交易行为进行巡查和监控,打击网络市场违法行为。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