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规范的市场运行、高效的市场监管,既是经济发展所需,也是广大市场主体所盼。区市场监管局将稳预期、提信心,支持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市场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体推进市场监管“便利化”“信用化”“智慧化”建设,践行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市场秩序规范有序,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
一是“便利化”赋能市场主体发展
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新闻出版部门、城管局、行政审批局、烟草专卖局等部门,推进开便利店和开药店“一件事”政务专栏服务,以企业和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对市场主体开办涉及的食品经营许可、出版物零售单位审批、第二类医疗器械零售备案、烟草专卖零售许可、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审批等5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通过部门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并联审批等方式,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同踏勘、一窗发证”要求,提供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的线上线下双融合、一体化集成服务。“一件事”专窗提供有在线咨询、预先指导、网上申请、帮办导办、证照统发等服务,解决了市场主体在开办过程中遇到的“多头跑”“时效长”等问题,全面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是“信用化”赋能新型监管机制
良好的信用是企业无声的名片,也是构建诚信社会的道德根基。深化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已成为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今年,区市场监管局联合税务部门,首次采用市场主体“无感化”的线上联合检查方式,对信用修复企业进行检查,包容审慎、柔性监管服务企业发展。实施“差异”化监管模式,充分发挥信用监管的基础性作用,将信用监管工具嵌入市场监管各个环节,全面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强化信用数据挖掘分析,实施基于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的差异化监管模式,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靶向性。对信用良好企业实行免检免扰制度,让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让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营造无感化监管环境,为企业留出充分发展空间。此外,进一步强化信用约束,树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风向标。落实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全年对241家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作出吊销营业执照行政处罚,对664家补年报但未申请移出经营异常的企业进行告知提醒。建立快捷信用修复通道,指导失信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联的企业和补报年报信息的企业,则主动引导其纠正失信行为。
三是“智慧化”赋能质量发展蓄势
知识产权创造特别是发明专利工作一直是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根据天宁区印发的《关于在全区中小企业中开展知识产权创造推进工程的行动方案(2022-2023年)》要求,天宁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挂牌运行。培育中心由天宁高新区和区市场监管局共同建设,以增加中小企业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为重点,打通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与服务全链条,服务辖区先进材料、新型医疗器械、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旨在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机构支持和组织保障,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度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为强化保护创新,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区市场监管局推动成立了商业秘密保护站。为了确保商业秘密保护站尽快发挥组织功能和社会价值,区市场监管局坚持服务关口前移,深入企业了解困难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需求。保护站成立一年来,区市场监管局借助该平台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培训23场,培训企业累计400余家;维权队伍应邀上门开展法律援助19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40余个;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45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