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市委“532”发展战略和区委“3511”工作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各项工作,不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情况
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抓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纳入今年党建工作要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启动全区卫健系统“聚力新发展·奋进勇担当”主题活动,制定出台《“强国复兴有我 凝聚奋进力量”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方案》《卫健系统“守正创新”行动方案》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与卫健系统各项为民服务举措相结合。党的二十大召开时,第一时间组织全系统各单位因地制宜、因时所能,在门诊大厅、输液室、会议室等同步播放开幕式,并积极组织热议。以“线上学+集中学”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进行深入学、细致学,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学习贯彻工作格局,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二、2022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领航,把牢信念之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利用党员冬训、党建“学习日”及“三会一课”等,采用“线上+线下”“集中+分组”“学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动理论学习走心走实走深。多次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内容集中交流研讨6次,组织开展“常州红馆”参观学习、“支部书记话党建”座谈会、“卫健树新风”专题党课等活动。各基层党支部书记发挥“引学”“领学”作用,结合单位实际,深入实施“一中心一特色”建设,开展“红色电影”学习月、“结对共建开新篇”等各类党建活动30余次。7月启动全区卫健系统“聚力新发展·奋进勇担当”主题活动,开展“干部队伍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对基层机构中层以上人员实行调研谈话全覆盖。开展“廉政风险大排查”,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预警、岗位廉政风险谈话提醒活动。出台《常州市天宁区卫生健康信息化项目建设网络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加强卫健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严格贯彻落实“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原则。
(二)抓严疫情防控,绷紧思想之弦
平稳处置3.13、4.25、5.2、11.11等多波突发疫情;统调医务人员1230名,开展区域核酸检测32轮,累计采样632万人次;24小时连续闭环转运2.3万人次,启用10个隔离点集中管控1万人次;医疗服务咨询4.3万余次,医疗救治转运7750人次;组建支援外省市核酸采样队120人。成立核酸检测、电话流调、现场处置、隔离转运专班104人,24小时值守待命,实现全员“统训、统岗、统配”。培训核酸采样志愿者1800余名,全区核酸采样队伍壮大至3000人,PCR实验室日检测能级达3000管,协议储备隔离房间4000间。坚持“人、物、环境”同防,设置3个进口货物集中监管仓,完善全链条消毒消杀和核酸检测机制。严守“两站”来常人员“落地检”关口,9月10日以来累计检测来常返常780763人。设置3个进口货物集中监管仓,完成全区环境采样7762份,消毒消杀109万余㎡。推动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建立每日通报制度,全区“应检尽检”核酸达标率保持99%以上。建成33个便民核酸采样小屋,启用10个便民核酸采样点。设置46个临时接种点,建立老年人接种接送专班队伍,截至12月22日,18岁以上加强免疫接种351963剂次;60岁及以上老年人首针接种12.7万剂次,接种率89.9%;80岁及以上老年人首针接种1.62万剂次,接种率77.0%。
(三)巩固建设成果,凝聚健康之魂
以区政府名义制发《健康天宁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家级健康促进区”“健康江苏建设示范点”建设成果。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健康教育主题宣传活动194场,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次。开展第34个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109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健康干预1万余人;推进控烟工作,检查医疗机构、酒店等公共场所控烟情况200余户次、开展“世界无烟日”活动10场,发放资料2000余份,干预3000余人。
(四)坚持稳中求进,夯实竞争之基
与发改、财政、各项目承建公司加强协同合作,稳妥有序推动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扩容。完成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大楼改造提升工程,10月底区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和妇计中心3家公卫机构已全面进驻。郑陆镇卫生院、雕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综合楼主体封顶,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完工并投入使用,3个项目预计新增业务用房5.35万平方米、新增床位210张。同时,积极推进茶山、天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项目。
(五)强化市级合作,精进医疗之技
不断拓展和延伸与市级医院医联体合作,郑陆镇卫生院与常州市中医医院建立骨科联合病区,与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妇产科合作;红梅、茶山等4个中心与市中医医院开展合作,借力中医院影像、心电等市级专家技术力量参与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青龙中心与常州三院眼科开展糖网筛查项目;红梅中心与常州二院合作开展脑卒中精准化管理。常州市德安医院与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精防医联体,精防医生定期下社区参与随访,常州二院风湿关节科专家每周三天在青龙中心参与家医服务。青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创成五级中医馆,全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综合服务区覆盖率60%。
(六)深耕民生实事,筑牢发展之本
深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常住人口66.91万人,人均不低于98元的标准统筹项目补助经费。优质高效做好民生实事,截至目前,已完成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72960人,完成适龄妇女“两癌”检查22126人。新建5个院外家庭医生工作室(焦溪粮庄、红梅锦东、红梅红西、茶山勤丰、兰陵弘阳广场),全区现有健康档案595088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68.29%和66.58%。郑陆镇卫生院消化内科、青龙中心内分泌科、茶山中心中医内科,红梅中心糖尿病科4家机构的4个科室已完成市级特色科室评估,兰陵中心疼痛科为省级特色科室建设单位,等待省级评估。开展“春晖送暖”系列走访慰问活动,关怀慰问计划生育特殊家庭1630户。建成2家市级生育关怀基地,为30户计生困难家庭提供就业机会。
(七)深化医养融合,延展健康之道
进一步深化“康益行”医养融合项目,开展老年人健康状况和需求摸底调查超1.5万人;试点“健康镜”专病管理特色服务项目,打造“一中心一特色”服务品牌,专科特色门诊全覆盖挂牌,现已服务1200余名老年人。全区4家护理院、9家基层医疗机构创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乡镇街道全覆盖,“敬老节”期间,开展各类慰问和敬老活动96个,实施老年人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工程7664人次。雕庄街道菱溪名居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牟家村通过省级老年友好型村评审。区老龄办申报2022年全国老龄系统先进集体并通过国家级初审;申报省级老龄健康典型案例1个,全省老龄工作优秀案例1个。
(八)提质托育服务,浇灌活力之源
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制发《天宁区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意见》,高层推动、部门统筹,确立“服务市场全链条、资源供给全模式、能力建设全方位、政策支撑全要素”四全发展新模式,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获得省政府办公厅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不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覆盖面,全年打造天宁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1家,创建省级普惠托育机构1家、省级社区托育示范点2家,新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2家,雕庄街道凤凰新城托育中心被确定为常州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实训基地和儿童健康促进中心实践基地。推荐3家托育机构申报国家发改委2023年普惠托育项目专项资金,共计新增普惠托位400个。牵头消防、市监、教育等多部门对辖区内未备案的30家托育机构开展排查整治专项督查,形成“一机构一整改方案”,现已完成整改9家,全面推进全区托育机构规范化建设。
(九)激发队伍活力,锤炼履职之能
拟定《天宁区卫健系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实施卫生高级职称岗位三年一轮的周期性考核管理,建立“能上能下”机制,破除高级岗聘用“终身制”。将“公开招聘”刚性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绿色通道”柔性引进高层次、紧缺型专业型人才相结合,拟定高层次、紧缺型人才目录,畅通招聘“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公开招聘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29人,高层次渠道引进人才1人,入选区级“领军人才”2人。开展“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年”活动,制定出台《天宁区卫健系统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围绕提升“政治三力”、改革创新等六项能力,锻造一支政治强、业务强、执行强、担当强、廉洁强的“五强型”干部队伍。制定区卫健系统人事借调、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制度,建立中青年人才轮训新机制,人才“上挂”交流11人。选派1名局机关中层骨干赴基层医疗机构挂职锻炼,7名专业技术骨干赴旬阳支医。用好“三项机制”,提拔95后青年干部1名。
(十)聚焦行业监管,彰显治理之效
全年开展医疗乱象、游泳场所、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等各类专项行动26个,监督检查各类单位1万余户次,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法律七进活动143场。在全区56家口腔诊疗机构推进全行业非现场执法智慧监管工作,通过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对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监督。“某药房未经备案举办中医诊所案”入选2021年度全市卫生健康行政执法“十大优秀案例”。全年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报告传染病总数4181例,传染病诊疗机构及时报告率100%。做好性病、艾滋病防控工作,开展医疗机构VCT和PITC、春季钉螺调查、盐碘含量检测、血吸虫病查病等。年内对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节前安全生产专项督查3次。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突出精准防控,在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上下功夫
继续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提升防控能力和水平,切实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强化各方协同联动,精准锁定风险人员,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监测预警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哨点”作用,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进一步提高监测预警的灵敏度,确保早发现、快处置。持续加强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抓好整改,做到举一反三,推动防疫责任到岗到人、防疫措施到点到位。强化压实属地板块和行业主管部
门责任,对重点人群做到应入尽入,应检尽检。
(二)突出资源扩容,在完善基层服务能力上加力度
统筹规划布局,深化提档卫生健康资源。结合《常州市天宁区“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和《天宁区医疗卫生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推动各建设项目按时序进度完成年度建设目标,郑陆镇卫生院改扩建、雕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项目年内完工。积极推进天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改扩建项目落地,远期筹划郑陆镇焦溪卫生院异地新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规划天宁基层医疗特色化发展,科学布点医养融合资源和普惠托育服务资源,进一步补全补优全生命周期健康资源供给,创新打造健康天宁品牌。继续加强中医综合服务区的建设,完成红梅中心五级中医馆的建设,推动三级、四级中医馆的建设。根据市级要求,新增5个中医阁建设单位。
(三)突出长远谋划,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上做文章
积极开展“强国复兴有我 凝聚奋进力量”先进典型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突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制定完善全区基层骨干人才考核办法,建立后备骨干人才库。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真正破除高级岗聘用“终身制”。出台《天宁区卫生健康系统高层次人才引育办法》,逐步兑现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引育政策,灵活岗位招聘方式,优化政策激励机制,进一步缓解基层单位用人压力。利用“医联体”“医协体”合作模式,发挥市级三甲医院专家对基层医疗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
(四)突出共建共享,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上出实招
加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市级医院深化合作关系,形成全专对接、上下协同的服务模式,着重探索建立社区的心血管、内分泌等多学科的专病协作门诊。积极对接市二院,年度内续签医联体合作协议,青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在常州二院天宁分院框架下合作。大力推动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常州三院合作,在眼科、肝病科、院感科等临床科室合作共建,拓展医疗服务深度和广度。加强特色科室建设,年内争创1~2个市级特色科室。
(五)突出量质并举,在构建公卫服务体系上见成效
鼓励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特色鲜明的签约服务包,推进个性化的有偿签约服务,积极探索家庭病床式服务,同时根据各基层医疗机构的特点,在就医、转诊、用药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政策,引导居民有效利用签约服务进行健康管理。持续深化“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高质量实施健康知识普及、控烟、健康环境促进等27个专项行动,将健康策略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各方面。探索第三方集中消毒供应机制,市场调研结合企业自荐,探索将分散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工作整合起来,委托第三方服务,降低消毒供应价格、提高院感管理质量,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高质量开展实验室能力建设,在通过省级对实验室资质复评审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主管单位组织的能力验证,开展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诺如病毒的实验室检测。
(六)突出实事惠民,在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上求突破
加大对辖区内托育服务机构监管力度,倡导以家庭为主的育儿模式,通过入户指导、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等方式,为家庭提供照护指导服务,对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的幼儿园和社会力量举办的托育机构给予有吸引力的、持续性的财政投入。新增2家普惠托育机构,创建2家省级普惠托育机构,2家省级示范托育机构。加强医疗机构老年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老年友善文化氛围,新增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1家。实施老年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开展老年健康素养调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建设,支持非建制乡镇卫生院转型为护理院,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富余资源拓展医养结合服务,支持养老机构通过设置家庭医生工作室、护理站等方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建设。继续做好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培训工作。开展系列敬老爱老助老及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为老年人献爱心、解难事、办实事。
(七)突出点面结合,在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上促发展
继续落实计生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工作,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志愿服务、赠送生日蛋糕等多方位关爱服务,借助重大节假日及中国传统节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型公益活动,帮助计生特殊家庭融入社会,重塑生活。加大计划生育保险宣传力度,同时以元旦、春节及中秋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2次以上“春晖送暖”系列走访慰问活动。巩固人口幸福家庭工作成效,充分发挥“暖心家园示范点”“省级家庭健康服务中心”“康健驿站”等阵地作用,围绕家庭健康服务、优生优孕、关爱女孩、生殖保健等主题,开展“健康大讲堂”、科学育儿、健康知识进企业等活动,积极营造共建共享幸福家庭良好社会氛围。把握育龄群众需求,不断扩大困难育龄人群帮扶覆盖面,积极开展生育政策、生殖健康、“两癌”防治知识等宣传服务,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完成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2万人。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