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天宁区城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服务市委“532”发展战略、区委“3511”工作部署,持续为天宁区打造“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聚力赋能。今年以来,各项重点工作成效显著,执法大队报送的执法案例获评市级“以案释法”优秀案例,环卫处获评2019-2021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常州市文明单位,垃圾分类工作表现突出获评全省垃圾分类达标小区评估较好区。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党建引领,不断深化队伍建设
1. 强思想抓学习,提升党员干部素质。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干部能力提升年”相关要求,区城管局有序推进党员干部学习提升,在理论学习上求“深”、在党员活动上求“新”、在实践惠民上求“真”,持续让党员学习教育真正成为推进党员理论武装、积蓄奋进力量的重要抓手,努力开创城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先后开展“年货大礼包”进村活动、“4·23世界读书日”党员在线观看国家图书馆特别活动、“青春向党,建功有我”主题党日活动;组建文明新风、法治建设、扶弱济困三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宣讲、法律知识解读活动。
2. 防疫情扛责任,展现城管铁军风采。坚持“阳光城管”党建引领,抓基层、打基础,打造城管铁军队伍,在疫情防控、污染攻坚、扫雪除冰、高考护航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3月底,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区城管局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跑出抗疫“加速度”。期间城管队员活跃在高速卡口、火车站、封控小区等重要岗位,承接了核酸检验、涉疫人员门磁安装、防疫物资运输等重要工作。疫情期间,区城管局累计出动志愿者13000多人次,运输配送生活物资30000余份,安装门磁7000多个,封管控区“垃圾直运”160多吨,以“蓝盾先锋突击队”为代表的城管队伍,展现了铁军精神。
3. 高定位谋全局,推进班子建设成效。坚持解放思想、总体统筹、系统谋划,建立局领导班子蹲点联系基层网格制度,围绕长效管理、绿化管养、精品道路建设、执法体制改革及5A中队创建等重点工作推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标杆,有效指导基层板块明确思路方向,更好开展工作。坚持体制机制先行,年初根据市常城管委《关于调整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区城管委印发《关于调整天宁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建立完善综合协调、网格管理、快速反应、考核激励等机制,探索形成一套以“精致、细致、科学、规范”为内涵,行之有效、富有天宁特色的“城市管理模式”,全力打造精细治理城市标杆。
(二)克难求进,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1. 破难点求创新,推进管理质效。一是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保障长效管理成果。召开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例会和季度工作点评会,及时传达市城管局城市长效管理例会精神,集中汇总分析各类考评问题,指出各板块管理薄弱点和突出问题,督促加强整改落实。天宁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收到案件7916件,12345热线案件受理3455件,以上案件均已办结。二是着力攻坚薄弱环节,打造网格化试点样板。将浦前西路、浦前东路、翠竹光彩一条街、中山门周边、逸方路、凤凰岛西路、连家沟路及老菜场周边等7个区域列入区督办的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进一步推进城市长效管理网格化试点工作,建立局领导班子认领蹲点,板块综合执法局、网格员、市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城市长效管理体系。
2. 细管理微更新,升级市容环境。一是精细化推进专项行动,打造精品道路。今年精品道路共涉及9条道路,全长9.7公里,其中关河路、博爱路等2条道路为区级精品道路,目前已完成立项;此外焦溪大道、永宁北路、凤凰岛西路、红梅南路、清凉东路、庙湾村西路、新艺路等7条道路为板块精品道路,目前焦溪大道、清凉东路正在细化方案,凤凰岛西路已完成前期方案,红梅南路、庙湾村西路、新艺路已基本完成。二是着力主次干道管理,开展提升专项行动。对全区12条道路样本点的市政设施、市容环境、交通安全、公共卫生间、施工工地等方面开展专项排查,明确专人跟进,落实整改期限。开展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专项行动,增设非机动车停车线87000米,增设非机动车标记约600个,停车箭头约450个,多次约谈永安公司,督促强化共享单车管理,同时,增设偏远地共享单车点位30余个,打通“最后一公里”通勤。开展大型户外广告管理专项行动,开展户外广告设施摸底清查,积极推进户外广告泊位出让3处。
3. 提水平造氛围,优化人居环境。加大绿化养护监管力度,提升管养水平,开展城市增绿攻坚,提高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举办公园主题花展,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绿城建设、全市“532”发展战略2022年度重点项目等目标任务,实施蔷薇公园南区提升、凤凰浜南侧绿化、水韵绿城二期等20项绿化工程,建设关河路等3条绿化景观路,打造通江南路月季特色路,大力推进闲置地块复绿和垂直绿化工作,提升便民公园5处以上,预计全年新改扩建公园绿地28公顷,联网5公里,扮靓城市颜值,描绘美丽天宁画卷。积极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发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季子公园举办的“履行植树义务 助力双碳行动”——2022年常州市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启动暨省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揭牌仪式、横塘河湿地公园“相约春天·拥抱绿色”树木认养挂牌、微景观生态DIY植树节等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四是提升公园管理服务效能。落实蔷薇公园、横塘河湿地公园、翠竹公园、凤凰公园、青山绿地5座公园专项考核,根据市局星级公园标准,制定整改方案,提升公园景观,保障季子公园3星级公园评定工作顺利实施。
(三)共治共建,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1. 重拳打击违法,维护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天宁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共办理简易程序案件611起,一般程序案226起,其中市容环境类案件696起、环境保护类案件93起、城市绿化类案件37起、物业管理类案件1起、城乡建设类案件2起、城市规划类案件8起;上半年办结案件801起。持续强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深化“法律人才+驻队律师”机制,共开展法律咨询51次,法制审查44次,法制宣传和培训10次,驻队律师参与重大、复杂、疑难的执法活动7次。重点对匍京典当、通信大厦、景洲酒店三处遗留多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启动强制拆除工作,通信大厦违法建设已督促当事人自行拆除完毕,景洲酒店违法建设将在匍京典当违法建设拆除后尽快推进。深刻吸取长沙“4·29”事故和常州“5·30”事故教训,对全区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排查,已排查相关问题31起,均已要求各板块强化主体监管责任。
2. 提升环卫标准,打造优美环境。深化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按“一小区一方案”和对标提标等精细化管理要求指导街镇抓紧实施垃圾分类招投标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持续突进“厕所革命”,推进焦溪古镇等25座城乡公厕改造。郑陆、焦溪两座垃圾转运站改建提升项目已完成60%,预计年内完工使用。五角场垃圾转运站迁建项目已在协调选址用地。启动实施建成区沿街果壳箱设置合理减量40%目标任务,预计6月底完成,保留至1440只;开展老城厢生活垃圾直收直运试点创新工作,5月5日正式启动,预计7月完成试点工作。
3. 简化审批程序,优化营商环境。截止2022年6月底,共许可绿化审批项目18件,收取改变绿化规划、绿化用地的使用性质,临时占用城市绿地等绿化损失补偿费1100025.6元,行政许可70件,其中户外广告2件,建筑垃圾处置50件,绿化18件;决定81件,其中户外广告4件 ,筑垃圾处置60件,绿化17件。新建工地13个,共收缴建筑垃圾处置费 1825350.8元。不断推动城管审批窗口通过推出“秒办”“套餐办”“网上填报”“电子证照”等服务,简化审批程序,实现群众“好办事、易办事”,助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智慧城管
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城市管理提供辅助和支撑,科技赋能为精细化管理插上“智慧翅膀”。推进市容环卫责任制信息化管理,以“技防”代替“人防”,促进商户从被动管理想主动整改转变,通过部分道路试点该系统,共发现各类违反市容条例的行为约1021个,其中商家自行整改972个,自行整改率达95.2%。后续将在现有33套智能探头的基础上,在竹林路、丽华路等8条道路增设85套设备,纳入系统运行。在全市率先引入智慧环卫作业模式,推行使用机器人、新能源环卫车辆,提高广场、慢车道、人行道板和背街里弄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在城市管理、整治过程中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既符合城市发展趋势,又节约管理维护成本。率先在全市建立区、镇街一体的城管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与市城管平台对接,将实现城管执法、工地管控、绿化监管、市容管理领域事权全覆盖,6月下旬完成前期建设。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 稳步提升长效综合管理水平。一是做好指标融合工作,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打好基础。针对文明城市测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测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项测评指标融合,按照“指标就高、范围就宽、对象就广”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城市长效管理考核标准,落实落细区级监督考核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激励、奖惩、责任落实、培训、公众参与等机制。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压实区职能部门、镇、街道等各级的管理职能,全面夯实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基础,提升管理水平,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打好基础。二是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巩固重难点问题整治成果。根据网格试点先行的“大扫除”工作经验,扩大网格化管理范围,推动各项网格化管理机制运行更加成熟有效。各街道(镇)深入推进全域网格化管理后续工作,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压实责任,力求管理出成效。进一步巩固提升薄弱环节整治效果,确保问题不反弹、不回潮。三是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巡查考核机制,督促各街道(镇)全面加强基础性工作落实,大力夯实城市长效管理基础。进一步完善天宁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专项考核方案、投入、激励、奖惩、责任落实、培训、公众参与等机制。逐步完善各类考核方案,将主城区与郑陆镇统一标准、一体管理。将郑陆镇焦溪、三河口街区逐步纳入城市管理考核范围。
2. 加速推进美丽天宁建设。一是全面铺开精品街道提升,稳步提升全域环境。下半年精品街道建设将全面开工,区级精品街道区城管局已经倒排进度,争取三季度做好收尾,对板块实施的精品街道也将持续关注,督查建设进度,把握推进情况,争取在年度市级考核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为精细化管理工作三年行动交一份完美的答卷。二是持续完善市容探头建设,织牢织密智慧城管网络。完成竹林路、丽华路、劳动路等8条路相关路段的市容探头建设并接入市容系统,通过两个月的试运行,及时调整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指导各板块持续优化市容系统的操作方法在9月份开始的市容环卫责任区示范创建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三是持续加强城乡公园绿地和生态绿道建设,增创绿色发展优势。高标准推进生态中轴建设项目,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特色”原则打造绿化精品道路,积极开展绿化养护指导,定期爱绿护绿活动,不断提升绿色生态软实力,扮靓城市颜值,描绘美丽天宁画卷。四是条块结合解决问题,常态长效化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全面整改已发现的问题,全力做好主次干道专项整治工作,联合考评对已排查出的问题做到“挂图作战、挂账销号”,定期对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争取8月中旬全面完成问题的整改工作,并于9月份落实长效。
3. 持续加强环境卫生治理。一是推进城乡垃圾分类治理。大力推进垃圾分类达标小区、示范小区、示范行政村创建工作,牵头圆满完成郑陆镇全域农村垃圾分类省级试点的考核验收,持续加强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进一步提标建设天宁区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积极打造示范样板和特色亮点,不断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和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实效。二是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年内编制完成天宁区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抓紧牵头完成郑陆和焦溪两座垃圾转运站改建提升工程,力争开工建设五角场垃圾转运站迁建项目,以促进全区垃圾转运站优化布局和提升建设,大幅提高转运站内外环境和功能服务水平,大力解决突出信访问题,打造良好城乡美丽宜居环境,为进一步推动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增色。加快实施10座城市公厕改造提升项目及新丰东桥、小营前便捷驿站公厕建设试点,不仅大幅提升公厕功能形象和服务水平,而且积极探索“以厕养厕”模式,充分挖掘环卫公厕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以减轻政府财政资金的负担。三是创新加强环卫精细化管理。根据城市长效管理、垃圾分类治理和规范内部管理等新标准新变化新要求,高标准完成建成区沿街果壳箱设置合理减量40%和老城厢生活垃圾直收直运创新试点目标任务,创新建立垃圾分类前端收运车辆的跟踪定位管理系统,完善环卫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环卫工作效能和为民服务水平,有效促进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
4. 不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一是加强党建项目管理。将党建与美丽天宁全域环境大整治相互融合,紧紧围绕城市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以“阳光城管”品牌为载体,以擦亮“五张名片”专班为抓手,全力打造一支“思想阳光、队伍阳光、作风阳光”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城管队伍,不断提升队伍服务中心大局能力水平。二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坚持“一支部一特色”,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建立基层党支部联系点制度,完善创新品牌培育机制,指导每个基层党支部打造一项党建工作特色,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