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的发展,职工宿舍能不能安装无线网络,为职工省点流量钱?”每周三,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有一个惯例:职工与总经理共进午餐。当有年轻职工提出这个建议时,很快得到落实,智能网吧、电子阅读书吧等出现在职工宿舍。
“我们实施多年,效果非常好,职工不仅会带着问题来,反映工作与生活所遇到的困难或瓶颈,还会带着方案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大家面对面交流,畅所欲言,极大地拉近了管理层与一线职工之间的距离。”副总张国成说,很多节水窍门、省电方法、工艺改进、杜绝跑冒滴漏等小改革,都是由一线职工提出来的,每年能为企业降本增效数百万元。
在旭荣工作10多年的职工王存山,从生产一线到印染车间主任、副厂长,再到厂长,经他手的小技改有近百项。“无论是技改激励,还是职工生活,公司都为大家提供了全方位的成长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轨迹。职工有什么设想,可通过书面形式,向总经理室提报;也可向车间主管提议,由工会向公司提报。每季一评,一旦合理化建议被录用,即可获得相应奖励。还有专利、项目和取得技术职称等,都可申报奖励。”王存山说。
而这些仅是职工“自助式管理”的一部分。旭荣内部设立职工自治会,自治会又分为技术委员会、安全委员会、膳食委员会三个分支委员会。成员均在公开、公正的基础上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由各车间一线职工组成。这些年,从协助企业经营管理,到行政后勤保障,方方面面都有基层职工的身影,职工在各个领域都能参与和企业的协商对话。
放权,并没有让企业变得无序,而是让员工的内生活力充分展示出来。比如,自治会负责公司所有活动的举办,包括每年的春节晚会、旅游活动以及拓展训练,员工自主提出各项活动创意及活动内容。
当每一个声音都得到尊重后,职工会更加愿意与企业一同奋斗。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旭荣用创新研发技术建立了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2021年销售额约15.8亿元。
“现代企业能不能生存,全看产业工人队伍强不强。产改的重点,就是提高他们的能力,来适应新时代。”张国成说,旭荣定期开展“职工技能竞赛”和“青春拓展活动”,从中选拔技能型、管理型人才, 同时,每年培养出初级工约30人、中级工约15人、高级工约5人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培训费用由公司支出,满足旭荣生产经营和长期发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