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近日,茶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城市管理体系,优化队伍结构,试点“村社点单、镇街下单、部门响应”的三级责任管理机制,使乱堆放、乱张贴以及老小区停车难等20余类管理难题得到及时处理,有效为城中村和小区的物业管理“降压减负”。
该模式具体为街道通过组织网格员定期巡查、城管队员日常管理等手段发现各类亟需解决的问题,由村社区汇总梳理并上报反馈街道,由综合行政执法局统一处理。对超出街道管理权限的问题,由综合行政执法局及时向区级机关上报,形成了“发现问题-上报反馈-实施解决-督查提升”的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模式,持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确保工作上下贯通,不脱节、接得住、管得好。
在试点过程中,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逐渐树立起“三个导向”以保障管理效果更明显,推动城市管理更长效。
以标准为导向。按照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平台考核办法,城市长效管理考评标准,茶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统一处理问题标准,优化工作流程,确保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针对问题发现、受理、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等六个环节,充分发挥城管中队的枢纽作用,形成案件受诉办理的一整套闭合式工作流程,明确城市管理案件管理标准、立案条件、处置时限、结案条件,实现问题的高效处理。
以节点为导向。结合工作实际和问题整改情况,茶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就城管事项进行“回头看”,按照“日汇总、周通报、月督查”的要求,强化节点意识,通过完善督查职能,对城管问题实施清单销号,全方位督查城市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滚动推进。
以精细为导向。综合行政执法局聚力百日攻坚,结合街道文明城市创建、安全生产、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以“标准高、速度快、作风实”为原则,打造一批精品工程、争创一批品牌样板。实行“一路一方案”,打造丽华北路、劳动中路精品道路工程,实施朝丽路改造、争创国家级背街小巷示范品牌,对重点路段、城中村等“一地一方案”,确保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由突击型向长效化转变。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