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21年,天宁区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进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为天宁打造“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作出了新贡献。现将2021年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建警,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是不断加强政治理论武装。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
二是持续夯实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党建创新争优,牢固树立“司法行政工作最活跃的地方就是党建最有力的阵地”的观念,组织各党支部积极争创“一支部一品牌”等工作。常武律师事务所支部的“七彩”公益党建、典修律师事务所支部的“向日葵”公益党建开展的党建活动,受到各级各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取得积极的社会影响。
三是扎实开展队伍教育整顿。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在全系统开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推进政治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警示教育和英模教育,进一步提升干警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深入开展“6+1+N”查纠整改,全面查摆存在的执法司法风险点,建章立制,为转变工作作风、依法行政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注重成果转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系列惠民利企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四是抓紧抓实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党史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积极参加社区抗击疫情值守,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主动下沉社区,志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累计参加志愿服务25天、300余人次。
二、统筹依法治区,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一是强化依法治区顶层设计。完成《常州市天宁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法治天宁建设规划(2021-2025年)》《〈法治天宁建设规划(2021-2025年)〉重要举措分工方案》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征求意见和制订出台工作,引领“十四五”法治天宁建设。制定下发《关于做好2021年度法治天宁建设监测评价工作的通知》《关于分解落实2021年度法治江苏建设监测评价工作任务的通知》,细化量化监测评价指标,确保天宁高质量的法治建设。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详细解读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和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二是科学规划普法教育。制定《中共常州市天宁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镇、街道普法与法治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关于在全区农村培育“法律明白人”的实施意见》《2021年普法工作要点》等文件,进一步指导各板块及全区各单位实施“谁执法、谁普法”工作。
三是开启“八五”普法宣传。进一步深化“法律十进”,组织开展全区首届“民法典宣传月”、第四届“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律”、农民工学法、安全生产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结合新媒体优势,在兰陵街道工一社区首次开通“法治直播间”,探索“八五”普法宣传新形式。注重未成年人普法教育,联合教育局开展学生假期安全、《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线上普法宣传活动35次,组织天宁区中小学生学法征文比赛、“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取得良好的宣传实效。全年,各成员单位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3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接待现场咨询3000余人次。
三、强化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和立法民意征集。制定2021年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严格合法性审查和报送备案程序,先后制定出台《常州市天宁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天宁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细则》《常州市天宁区重大行政决策实施细则》。根据“立法民意直通车”工作要求,组织企业实地调研,向社会征求关于《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修订草案)》和《常州市旅游促进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
二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协调。制定2021年全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计划,组织2020年度行政执法案卷专项评查并全区通报结果。打好行政执法监督“组合拳”,出台《天宁区行政执法监督专项工作方案》,以新《行政处罚法》为主题举办法治讲座,创新“尊法力行”法治沙龙特色活动,焕发行政执法监督活力。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联合区委编办在事项梳理、人员力量、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突出郑陆镇试点优势,确保综合行政执法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三是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规范化建设。坚持“三管齐下”,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核心办案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试行法院跟班学习、制定落实行政复议“为民办实事”六项举措成为天宁特色。年内收到行政复议案件30余件,制发行政复议建议书10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四、践行司法为民,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
一是法律援助扩面提质。深化“法援惠民生拓展工程”,进一步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积极推行法律援助承诺制试点和容缺受理机制,加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盖。今年以来,区法律援助中心已受理各类法律援助申请1136件,其中民事948件、刑事188件,中心窗口接待来访咨询950人次,12348电话咨询6279人次。
二是司法公证服务民生。组织天宁公证处为辖区内重点征收项目、征收安置房选房抽签、大板房专项治理工程等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在天宁区大板房专项治理工作中,提供继承、委托、声明、选房现场监督等全过程公证服务。按照减政便民服务政策减免公证费用10余件、提供上门服务20余次。落实部分公证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有关工作,开通远程视频公证,不断提升公证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群众满意工作水平,全年受理公证事项1250件。
三是法律服务惠民利企。组织和指导辖区内20家律所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上担当作为,全力推动“产业链+法律服务”提质增效,组织公益律师团队为天宁经济开发区、恒生科技园区、顾问单位等企业开展服务,累计为园区提供法律意见103条,企业合规审查76条,法治体检472次,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920人次。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常治”,全区各律所向区局共备案涉黑涉恶案件61件。今年区司法局对照民政部门最新的村(社区)数量,统筹法律服务资源,及时调整、选聘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到村(社区)担任法律顾问,125个村(社区)按照“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要求配备到位,在村(社区)醒目位置公示法律顾问信息。组织法律顾问每月深入社区开展一次服务,协助社区进行法治宣传、接受居民法律咨询、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为社区机构依法管理社区事务提供具体法律意见或帮助等,累计接待群众咨询1800余人次,开展法律服务1100余次,开办法治讲座300余场,切实提高了村(社区)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管理和服务水平。此外,区、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累计接待法律咨询55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272起。
五、防范化解风险,深入推进平安天宁建设
一是深入推进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优化在线调解服务,全年度区非诉平台处理纠纷案18起。构建调解联动机制,形成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化解常态化联动工作格局。推进设立家事纠纷调解工作室,促进婚姻家庭纠纷矛盾有效化解。创新商事调解机制,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助力护航。区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组织接待群众6250批次14098人;共组织排查3814次,受理案件总数4789件,调解4789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4780件,调解成功率99.8%;防止矛盾纠纷激化22件,无“民转刑”案件发生。
二是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部署开展司法所基层基础“补短板优服务”专项活动,督促各司法所完成标准化建设整改。打造“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推进法治示范村创建,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创新社会治理,深化“民情茶座““和谐促进会”等群众自治品牌建设,激活和释放基层治理“权能”,实现基层更高水平依法议事。
三是有序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加强《社区矫正法》学习与贯彻实施,强化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与监狱工作的一体推进、融合发展。成立区、街道(镇)二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加强社区矫正人员日常管理,规范社区服刑行为,突出防范重点,制定实施“一人一策”的矫治措施,实现矫治效能的最大化、最优化。加强疫情期间三类人员防疫管控,参与青龙道口必接必送9人。截至目前,全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301人,其中缓刑287人、假释3人、暂予监外执行11人,未发生社区服刑人员因管理不力重新犯罪情况。
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天宁区司法局将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有效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履职能力,为天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政治引领,司法行政队伍再展新风貌。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牢固树立局党组政治建设的主体责任,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司法行政干部队伍。积极配合区委政法委做好政治督察工作,扎实抓好反馈问题整改,确保督察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二、狠抓落实,全面依法治区再开新格局。按照上级要求和已制定的法治社会、法治乡村、法治天宁规划及分工方案等依法治区文件,突出重点抓推进、强化考核抓落实,狠抓依法治区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推进全区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运河法治文化带、龙游河法治文化带和法治文化小镇的建设工作,继续推进“花头鲸”视频拍摄工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或与区各部门、板块合作联动,开展更多专业性更强、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按照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八五”普法工作,进一步细化普法责任制考核工作,扎实推进“三单一书”工作机制,压实成员单位普法责任。
三、深化改革,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制定出台《天宁区法治政府建设(2021-2025年)规划》及《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深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对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开展专项监督,协调研究执法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根据上级部署,深入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律支持。深化推进行政复议改革,提升行政复议权威性,发挥行政复议纠错、监督功能,推动各板块和各部门依法依规履行职能;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各项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复议人员专业素养,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纠错、定纷、止争作用。
四、创新举措,公共法律服务再提新质效。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协调推进三级“法律门诊”全覆盖并发挥实效,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完善线上打卡服务机制。深化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积极承办“法援惠民生”常州项目,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援助力度,主动助力群体性纠纷的化解;全年完成法援案件数达常驻人口的万分之十,切实维护地区和谐稳定。
五、综合治理,平安天宁建设再创新局面。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深化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监督管理,构建社矫对象分级分类管理模式,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和阵地建设,实现区、街道社区矫正委员会全覆盖,社区矫正中心、分中心实战化规范运行。加强戒毒后续照管和安置帮教基地建设,打造郑陆、青龙两个市级标准基地。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