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信局聚焦打造“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目标,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推进,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年度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全区确定省重大工业项目1个、市超亿元技改项目7个、区重点项目38个。
1.国家级专精特新项目:组织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2.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项目:一是组织12家企业开展2020年度市级示范智能车间申报工作。二是组织14家企业开展2021年常州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申报工作,鼓励优秀的装备企业、软件企业积极向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加强智能制造服务体系与服务能力建设。截止目前,全区目标新增开展智能化改造企业100家,目前已上报改造计划71家,其中改造中55家,计划改造14家。
3.两化融合贯标项目:1-6月,28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至此全区累计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77家。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升级版)工作。
4.星级上云项目:目前,全区共有26家企业通过2021年度第一批省级星级上云评定,其中三星级上云21家,四星级5家。
5.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一是组织8家企业申报2021年度市级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认定工作,鼓励企业主动提升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二是支持企业开展技术中心能力建设,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三是组织企业申报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
6.绿色制造项目: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工厂。
7.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找纱科技的纺织供应链工业大数据应用获评2021年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华利达获评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航天云网、找纱科技获评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3家企业获评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二、重点特色工作
(一)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华利达纺织服装行业二级节点正式上线,国佳云为综合二级节点也将于近期正式上线。
6月18日,成功举办2021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暨国际工业装备博览会天宁分论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论坛,活动以“数智引领、聚势未来”为主题,会上云集了数十位院士、专家共议数字经济发展,卡奥斯装备数智化服务平台、航天云网智能设计协同平台、万联网络“企企通”工程、长三角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天宁站同时上线。1-6月,预计全区共有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超120家。
(二)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1.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一是化工企业关停方面,2021年我区计划关停化工企业2家,目前已完成1家化工企业关停验收,另1家计划年底前完成关停。二是省攻坚行动“一企一策”问题隐患整改方面,截至目前省攻坚平台问题隐患上报率为99.86%,整改率99.86%。未整改到位的2条问题隐患计划月底前完成整改闭环。三是鼓励涂料企业主动对接周边附近规模较大企业,通过企业自身优势创造集聚重组条件。同时,引导涂料企业逐步减少油性涂料产品规模,向水性涂料过度,并推动水处理剂企业退出危险化学品生产。
2.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一方面,按照《天宁区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任务分工,组织12家不需要申领危化品生产许可证的化工企业开展危化品使用情况自查自改,并邀请专家对企业进行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共发现一般隐患41条并及时进行反馈,督促企业制定整改方案,逐条落实整改举措,截止目前已完成整改38条。另一方面,切实展开船舶修造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行动,上半年共检查区内2家游艇制造企业12次,帮助企业排查安全隐患问题12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3.铸造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完成全区55家铸造行业产能摸排汇总工作,并制订“一企一策”整治方案。同时,多次走访帮助企业开展产能置换工作。
(三)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
年初以来,对全区5000余家企业的2020年度评价数据进行归集,除税务数据中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增加值、研发经费支出、平均职工人数6项数据外(需等税务年报数据),其他数据已基本归集完成。目前已准备对规上企业、重点排污企业、用地3亩以上的规下企业进行体检表数据核对。
(四)深入服务企业发展
1.推进产业政策升级。组织对2020年《天宁区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进行修订。
2.开展企业走访调研。4月,组织全局人员开展2021年度重点企业全覆盖走访工作,进一步为企业送服务、解难题。同时,积极开发“天宁政企站”线上平台,为企业提供惠企政策精准匹配服务,实现诉求线上反馈,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3.强化融资扶持。“园区保”融资方面,合作银行规模进一步扩大,包括江南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南京银行、邮储银行、江苏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共计8家银行,1-6月共召开“园区保”内部评审工作会议4次,帮助19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1亿元。“苏微贷”方面,推荐冠通新材、钢劲型钢等12家企业入库,为锦丰业、菲莫斯桶业等7家放贷共计5000万元。
4.落实工业企业应急安全工作。一是年初下发《关于统筹做好2021年度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制定细化年度安全工作计划,明确安全生产重点企业;发放《天宁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告知书》,指导企业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加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査整治力度,全面提升企业安全水平。二是开展货车非法改装专项整治。配合省市部门对货车半挂车生产企业进行检查,严把车辆生产制造源头质量关。对佳卓车辆开展现场检查,检查企业生产订单、生产销售合同、关键零部件采购等记录。
(五)强化节能监管工作
面向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加强“百千万”行动重点用能单位双控目标评价考核方面。
2021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将围绕全年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方面:
一、突出稳定发展,筑牢工业稳增长基础
一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紧盯考核“指挥棒”,继续加强企业调研,开展行业分析,及时掌握工业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苗头,全面提升预警预测和预估预判水平,保障工业经济指标稳定增长。二是做好重点项目建设跟踪服务。深入了解企业项目建设情况,协同各板块加大工业投资项目挖掘力度,特别是技改投入超亿元项目,同时对已入库亿元项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促项目尽早竣工投产,达产达效。
二、聚焦产业集群,培育制造业发展新优势
一是抓好企业智造升级。加快推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的跟进汇总及后续成效验收,积极推进省、市智能车间申报认定,将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动能。二是推动专精特新发展。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形成阶梯式培育机制。加强产业人才培训,全年培训各类经营管理人才7000人次。三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推进区领导挂钩产业链建设,摸清产业链“卡脖子”环节,逐步形成以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为支撑、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格局。
三、紧盯数字驱动,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一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强企业级、行业级和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能力。着力凸显标识解析体系创新赋能效应,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二是强化推进5G应用。加快部署5G、设备互联、边缘网关、IPV6等新型网络设施,进一步加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力度。三是做大做强产业生态。围绕云制造先导中心、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秋广场等重要产业载体,全面开展定向招引和培育。
四、突出绿色安全,推动产业转型实现新跨越
一是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继续组织开展全区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和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加速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低端低效落后产能。继续开展铸造行业产能清理和综合整治,积极帮助有需求的企业做好铸造产能置换工作。二是突出绿色高效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紧盯能耗强度控制目标,积极培育绿色工厂,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大力实施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三是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强安全生产宣贯,定期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推进船舶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力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五、聚焦务实高效,激活企业发展新动力
一是解决企业实际难题。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积极帮助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用好“园区保”“苏微贷”,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二是优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创新支撑体系,重点推动创业创新服务平台等中小企业创新载体发挥作用,切实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三是抓好服务形式升级。在加强定期实地走访调研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企业线上服务功能,打造更为便利、畅通的政企沟通渠道。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