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21年,天宁区审计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省、市审计工作会议和区委审计委员会议部署,紧紧围绕“审计质量提升年”目标,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天宁创新发展,打造“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提供有力支持。
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成立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确立“一把手”全面负责,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相关科室负责人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党史学习教育方案,分阶段、有重点的开展系统性学习。结合主题党日、“三会一课”、道德讲堂、党史知识竞赛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
坚持区委审计委员会领导。召开区委审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学习贯彻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省、市委审计委员会有关会议精神,以及全市审计工作会议部署,听取2020年全区审计工作情况和2021年工作要点汇报,审议《2021年审计项目计划(草案)》,部署落实有关工作。
加强经审联席单位联动。充分用好经审联席会议平台,召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通报天宁区2020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总结,围绕天宁区2021年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建议,广泛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
(二)聚焦主责主业,高质量完成各项审计任务
稳步推进财政审计。一级预算单位全覆盖审计向纵深推进。通过大数据审计方式,全面覆盖区45个一级预算单位;不断挖掘全覆盖深度,强化现场核查和终端监督,建立审计分析模型,重点关注部门预决算执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等方面。
扎实做好经济责任审计。截至2021年6月,我局已完成对区司法局、红梅街道和弘辉控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目前正在开展雕庄街道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任中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
探索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首次开展天宁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审计调查范围为纳入2020年天宁区政府投资建设计划的12个新建(续建)工程项目,并对截至2020年底已完(竣)工且已经社会咨询机构审核工程结算的4个建设项目进行结算情况复审。
持续加强内部审计。大力推行“以审代训”工作,2021年上半年共安排5名内审机构人员参与局审计项目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能力,凝聚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监督合力。做好日常指导和监督工作,根据区国有企业上报2021年度内部审计项目计划,以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指导监督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三)优化业务流程和模式,提升审计工作质效
实现全过程跟踪审理。在上级审计机关的指导下,按照《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现场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我局审理工作流程,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审理机制。
力推计算机辅助审计。局抓住审计干部新老接替的契机,强化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运用。从2021年立项审计项目起,强调“数据先行”的工作思路。审计组通过前期数据分析,节约现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队伍建设,突出审计监督效能
打造廉政队伍。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工作的“硬指标”。坚持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防线。坚持制度保廉,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守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坚持监督促廉,广泛听取不同层面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审计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加大审计公告力度,切实维护清正廉洁的审计形象。
提升业务素养。创新培训理念,加大对年轻业务骨干培养力度。坚持以审代训,通过“实践锻炼”,年轻同志的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21年年轻同志担任主审的项目比例提升至50%以上。大力推行“计算机技术职称双提升”计划,鼓励年轻同志参加计算机和专业技术职称考试,年轻同志全部报考职称。2021年6月,局组织5名年轻同志参与全市审计机关知识竞赛,被评为优胜集体。
完善考评体系。“考”是基础,“用”是关键。科学用好考核结果,用好用活“三项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工作人员交流轮岗、教育培训、奖励惩戒等重要参考,建立能者上、劣者汰的良性选任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局内业务公文、行政公文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常州市天宁区审计局计算机培训管理办法》,促进局人员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制定局学习计划和局对标对表任务清单,不断提升局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2021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局将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的总体部署要求,凝聚智慧和力量到各项审计任务中,切实抓好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强化责任担当,奋起直追,创新超越!
(一)巩固学习,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根据党史学习教育总体部署和局党史学习教育方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区各类重要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审计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二)规范管理,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规范审计审理流程,年底形成较为成熟的审计审理工作规则,提升审计审理水平;完善内审制度,建立审计机关与主管部门《合作框架协议》《内管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以审代训”管理办法》,做到内审工作有章可循。
(三)强化落实,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
针对上年度发现的审计问题,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实行审计整改销号制度。按照“谁审计、谁督促”的原则,对审计查出问题逐条编制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工作链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完善制度的工作闭环。
(四)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年度审计项目
围绕年度审计计划,统筹推进下半年的审计项目,以提升审计质量为目标,着力打造审计项目范本。通过前期调查研究、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等方式,整合审计资源,明确审计项目工作重点,有序实施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
(五)学史力行,聚焦民生领域审计
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民生项目决算审计等项目中,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关注惠民政策落实和民生工程实施建设情况,进一步拓展对民生领域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提升审计监督质效。
(六)协调联动,探索审计监督大格局
构建协同作战新机制,加强与纪委监委、组织人事、巡察、财政等部门的沟通联动,更好共享成果。对重点审计事项,在吃透政策、摸清重点、边审边改的基础上,提前为各部门打好“预防针”,以点促面,推动相关部门自查自纠,及时发现、解决风险隐患和短板漏洞,促进规范落实。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