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强调自我价值和个性张扬,崇尚自由、彰显个性,曾被质疑“缺乏社会责任感”。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看到了90后的责任与担当,天宁街道的90后都选择用青春力量扛起社会责任,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选择退缩,没有临阵脱逃,始终冲锋在前,坚守岗位,不计回报,担起了时代赋予他们的重任,成为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的中流砥柱。
王斯语:为90后贴上新标签
身穿马甲,手拿购物清单一趟趟地往返超市与小区之间,为社区居家隔离家庭购买生活物资必需品。“我年轻,我去!”这是小东门桥社区95后新社工王斯语在这次战疫中常说的一句话。
王斯语毕业于山东大学,去年才到小东门桥社区工作。面对社区疫情防控,她克服内心的恐惧,迫切地想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出自己的一份力,于是她主动和社区书记说:“为隔离人员采购的事情就我去,我精力充沛,不管楼里有没有电梯,我都可以送货上门。”
除了采购生活必需物资,她还会帮居家隔离人员扔垃圾、取快递,协助社区书记上门排摸信息。“您好,我有个快递到了,里面是网上买的口罩,能帮我取下吗?”刚从外面奔波回社区的王斯语,午饭还没有来得及吃,二话不说又出门取送快递……
王斯语是社区最年轻的社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放《告知书》,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在网格排查重点疫情地区人员......不管什么工作,她都积极主动去学、去做。她并没有因为年纪小就需要照顾,反而因为年轻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她家住在奔牛镇,每天上班单程骑电动车就要50分钟。“今天降温了,还下着雨,晚上值班我来吧。”同事们经常关切地说,但是王斯语还是婉言谢绝:“大家都在战疫一线忙碌,我哪能自己安心地待在家里,我必须和大家一起战斗!”
张加骏:抗“疫”有我在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这是文笔塔社区的张加骏到社区报到的第一天社区书记对她说的话,而这句话也成为了她的工作座右铭。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她放弃了难得的假期,作为一名90后社工、社区最年轻的网格员,她与时间赛跑,卡口严防、摸排信息、志愿服务,力保文笔塔社区不出现疫情。
2月11日下午5点刚过,张加骏在社区值夜班,突然接到街道疫情防控组推送的核查信息,御翠园44幢乙单元某户有一出租户冯某某系浙江返常人员,其所坐火车发现一名确诊病人,而冯某某在社区摸排时没有如实上报自己的行动轨迹。张加骏立即联系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医师上门,发现其有咳嗽症状,测量体温偏高。冯某某还处在隔离期,但出现了流行病症状,在请示街道后,张加骏立即拨打120,要求冯某某前往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同时要求同住在一起的租客一起前往。虽然张加骏工作时间不长,但是平时跟着书记和社区的老社工学了很多沟通技巧,通过2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3名租客最终同意一起前往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检测。在第三人民医院出具了3人的检测结果,排除了患病可能后张加骏才安心下班回家,此时已经接近晚上11点。
虽然是个90后,但张加骏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做到“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千万不能放松措施”,真正践行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工作职责,把疫情切切实实拦在社区大门外。
朱梦谷:90后孕妈化身一线最美战士
在这个特殊的新春佳节,青果巷社区内的大街小巷穿梭着这样的一群年轻人,她们忙碌地开展疫情防控和宣传工作,其中有一位身影特别引人注目,她衣着宽松,却难掩已然显怀的孕肚,她就是90后孕妈,青果巷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朱梦谷。
在小年夜当晚,朱梦谷就接到了社区加班通知。“你还怀着孕,能不能跟你们书记说说,让你在家办公?”“你不为你自己想想,也要为肚子里的孩子想想”,面对家人的担忧,朱梦谷没有一丝犹豫,“现在正是需要我的时候,我既然当了一名社区工作者,就要对得起我这份职业。”在家人的牵挂中,她义无反顾地返回了工作岗位。
“您好,我是社区的,请问最近您有离开过常州吗,什么时候离开的,现在身体状况如何?”挺着孕肚,朱梦谷一大早来到工作岗位,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的询问,顾不上喝一口水,她说,我多打一个电话,就能多摸排一户人员情况,也能多放一份心。在经过两天的电话摸排后,终于将网格内的居民和企业情况全面掌握,之后挂横幅、贴标语,卡口执勤,怀孕的她穿梭在大街小巷,面对社区书记让她回家办公的话语,她婉言谢拒,她说“没有关系,我才5个多月,不影响行动,疫情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多一个我,就多一份力量。”白天黑夜,她一直坚守在社区岗位上,从没叫过一声累。
有时下班回到家里,朱梦谷也会接到网格居民询问的电话,她总是不厌其烦的进行解释,劝导居民在特殊时期,配合社区做好防控举措。在她们的努力下,小区严防严控,至今未发生一起聚集性事件,也未发现感染病例。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天宁街道还有许许多多的90后社区工作人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与病毒展开较量,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实屏障,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守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