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红梅村党总支通过党建引领激发和凝聚了各方防控疫情的强大合力,形成广大党员干部示范带动、群众共同奋战的良好局面,方寸之间富有大爱、细微之处尽显真情。
从古老祠堂的守护者到坚守一线的“守门神”
“您好,现在是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进村请出示出入证。”2月15日,在茶山街道红梅村委采菱村疫情防控监测点上,一位穿着黑色羽绒服,戴着防护口罩的值勤人员冒着严寒,一边记录着进出人员,一边叮嘱他们要做好个人防护。
他叫白耀春,今年已经76岁,是一名人大代表,也是“白扬轩”党建服务站的联络人,在村民中威信很高。大年初一开始,他放弃与家人春节团聚,主动向党总支请战,加入抗击疫情一线战斗,积极入户宣传、动员疏散聚集群众、组织群众设卡执勤。
越是重要关头,越能映照初心;越在关键时刻,越显担当精神。“只有党员首先站出来、冲上去,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才能紧紧依靠群众的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村党总支书记辅洁坚定地说。在疫情高发的特殊时期,“白扬轩”党建服务站将组织协调、宣传发动、服务群众的职能前移到防控一线。在“白扬轩”党建服务站的带领下,广大党员已经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他们像一位位“守门神”,严阵以待、严防死守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成为了全体村民眼里最坚定、最温暖的身影。
从袖手旁观的观望者到默默奉献的参与者
党员干部的实干大干,红梅村民被感染了,也被带动了起来,防控意识大大提高,他们自发的爱村护村,自愿参与到疫情防控中。
“邵国强,你的值勤时间到了,我来换班啦!”
“不用不用,我还不累,你回去歇着吧,我还想再值守两个小时。”晚上十点,值守时间已到,但村民邵国强仍不愿“下岗”,继续坚守在岗位上。这样一幕暖心的场景,这些天来在红梅村疫情监测点时时上演。
在党员的带领下,红梅村目前共有180多名志愿者站了出来,夫妻、父子、邻居齐上阵,大家不甘落后。辅洁介绍说:“我们村志愿者太多,而且大家的奉献精神都很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为村里做贡献,我们只好将每名志愿者的值守时间缩至两个小时,这才能将所有的志愿者都安排上。”每个志愿者都是一双眼睛,形成了户看户,人盯人,相互监督的防控铁网。还有更多的群众和爱心人士在看到监测点物资紧缺、值守条件差后,纷纷自发为值守人员送来吃用物资,以自己的方式支援着防疫工作。
党旗高高飘扬,群众心有方向;党员一线奔忙,群众迅速跟上。村党总支和党员像一面面旗帜,他们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引领着更多的党员、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用行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守护着共同的家园。
从少不经事的少年郎到一心向党的“后援团”
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一线,志愿者们冲锋在前,用执着和坚守为村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他们的一言一行不仅感动了村民,也鼓舞和感召着一群“00后”和“10后”,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少吃一包零食,少喝一杯奶茶,少看一场电影,少买一件衣服,可以为志愿者们多买一只口罩、一副护目镜,让他们保证自身安全……”2月6日,一封倡议书在红梅村暑期夏令营微信群中激起千层浪。40多个孩子积极响应,从自己的压岁钱、生活费中捐出一份爱心,短短几天,共筹集6000多元。这笔钱全部用来购买口罩等物资捐赠给监测点上的志愿者。
活动发起人沈心语是家住红梅村委田杜村的一名初三学生,“这次看到村里的党员和志愿者们,我真的十分感动,也深有触动,长大后我一定要成为他们这样的人。”她说,“我今后也要争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句话,在红梅村真实上演着,党员们用行动诠释入党誓词、为民初心,也润物无声地影响着青少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有理想担当,祖国就有希望前途。
党员示范,爱心接力,全村参与……这场疫情,是一次党建力量的检验。疫情当前,红梅村之所以能够迅速组织起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党群同携手、共出力,这得益于村党总支一贯以来扎实有效的党建工作。白扬轩党建服务站、邻里文化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暑期夏令营……红梅村党总支的政治引领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看得见的人员组织和看不见的人心思想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发展力,形成了1+1>2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党建引领、党员冲锋、众志成城的强大防控合力。
面对疫情,红梅村党群心手相牵,风雨同舟,涓涓河流正汇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