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宁党建 > > 内容
两“网”两“全” 守住社区疫情防控“最后一米”
发布日期:2020-02-15   来源:天宁党建 浏览次数:  字号:〖
 

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开展以来,天宁街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凝聚力量、真抓实干,以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为统领,统筹调配15个社区(村)区域资源,通过两“网”两“全”守好社区疫情防控“最后一米”。

深入调查精织“网”

结合城区居民户数较多实际,细化工作目标,以网格为单位,迅速开展“地毯式”电话排查,逐个电话询问小区居民、商户企业近期是否有外出情况,是否重点疫情地区返常人员,是否感觉到身体方面的不适,动态更新居民信息,明确重点对象,做到“心中有数”。

针对电话无法联络的情况,社区工作者与街道蹲点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以及派出所民警四方联动,逐个上门进行登记询问,实现排查无死角;对重点疫情地区返常人员,社区联合物业进行实时监控,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每天测量体温,及时更新人员健康信息;针对群租房,在对房东的情况进行摸排的基础上进一步排查出租户户籍、最近出入信息、健康状态等情况;联合派出所民警对辖内所有工商户进行排查,登记尚在店铺内的外来人员信息和身体情况,发现特殊敏感情况后及时记录在案,强化后续跟踪。

封闭管理筑牢“网”

以社区党组织牵头,对辖区范围内的小区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外防输入。针对无物业管理服务的小区,补足管理漏洞,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联合城管、志愿者、物管会共同做好联防联控工作,设立门岗卡口,实行早、中、晚三班轮岗值守,按照三个“一律”(即内部居民进出一律凭证登记,外来人员、车辆一律禁止入内,小区居民进出一律戴口罩、量体温),严格实行来访登记,严控外来车辆和外来人员,切实筑牢社区安全防护网。

为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各社区发挥社区“大党委”的统筹作用,联合小区物业、社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以每天2-3次的频率对辖区范围内的大厦、公寓、小区进行整体消杀,对于电梯、按键、门把手、楼道等部位进行重点消毒擦拭,并且在小区门口设置废弃口罩回收桶,统一处理,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动员和鼓励群众参与疫情防控,社区根据各自区域特点打出防疫宣传“组合拳”,通过LED屏、宣传栏、小喇叭以及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下线上阵地,及时发布官方通报、宣传防疫知识,营造疫情防控的浓厚宣传氛围,形成上下齐心抗战疫情的良好局面。

居家隔离“全”过程

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是内防扩散、防止疫情二次传播蔓延的关键环节。

准确掌握情况。加大滚动排查力度,做好重点人员管控。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建档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做实做细管控工作。对照居民名单,对各小区返常人员、疑似人员进行全覆盖排查,只要是密切接触者和疑似接触者必须进行隔离,一个都不能少。

动态跟踪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每天开展全覆盖走访,严格落实24小时跟踪服务管理制度。社区工作者实时了解并掌握居家隔离人员的身体情况和最新动态,耐心讲解防控知识,开展心理疏导,落实居家消毒等措施,确保不出现“失联”状态,做到可防可控。

服务保障“全”方位

全面严格落实“四包一”(1名街道党政干部,1名社区工作者,1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1名派出所民警,对应负责1名居家隔离人员)疫情防控举措,科学指挥、果断行动,主动保障居家隔离人员日常生活,解除他们的顾虑,做到隔离不隔心。

组织机关年轻党员、社区工作者成立志愿服务队上门开展帮扶服务,启动“双送”制度。一是送疫情防控物资。按时送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以及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物资,解决隔离期间医护用品缺乏问题。二是送各类生活物资。采用“菜单制”分类的方式,制定不同菜单,统一调整每日供应的食材,为其采购,送货上门。同时,提供“跑腿服务”,代购生活用品。由当事人电话或微信告知需求,社区工作者将采购的物品送到居民家门口,然后通知其开门取走。这样,既满足了居民自身不同需要,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暖心服务,又最大限度降低了病毒传播和感染概率,赢得居家隔离防控工作主动权。


版权所有:天宁区委组织部 Copyright (C)2017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天宁区电子政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