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琴,是常州市天宁区一位从事社区服务工作多年的老社工、老书记,也是周边群众眼中的“名人”、“能人”。“有困难,找吴书记。”在工二社区,这是常挂在居民嘴边的一句话。对吴红琴而言,社区就是她的家,每个居民都是她的亲人,所以她一直甘愿地牺牲自己的利益,尽心尽力地为着这个“大家庭”而操劳。2004年5月,已满50岁的她,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退休,意味着天伦生活的开始,但对吴红琴来说,却是社区服务工作的继续。2016年10月,随着兰陵街道属地最大楼盘弘阳上城小区的建成交付,跟进配套社区服务,成了街道的重点任务。弘阳上城小区地处城市交通主干道,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层次多元,社区工作站怎么建?怎么服务?必须有个靠谱的领头人。吴红琴,就在这样的时刻走马上任,扎根岗位,一干又是3年。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时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给这个成立时间并不长的小小社区服务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来袭,唯有迅速行动、群防群控、有序作战,才能取得最好的防控效果。今年66岁的吴红琴,投身于社区服务工作已近20年,是SARS疫情的亲历者,早在接到上级有关防疫工作的要求之前,吴红琴就已经会同物业和党员居民开始做准备了。现在回想起来,早部署、早防控、防扩散,这些工作对控制疫情非常有效。
据悉,弘阳上城3663户居民,从1月24日至1月30日,已经实现全员排查,共排查出涉湖涉武人员18人。截至1月31日晚,按要求居家隔离17人,解除隔离1人。规模这么大、户籍情况这么复杂的一个小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如何做到人员清、动向清、职责清的?用吴红琴书记的的话说,“一是心中一本账、功夫在平时,二是脑中一根弦,决战在春节”。
万家团圆,她是奔赴抗疫一线“逆行者”
大年三十下午,街道通知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刚买好菜准备回家做年夜饭的吴红琴接到通知后立刻赶到街道。紧张的会议结束后,吴红琴立即带领社工制定防疫计划、采购消杀装备,又一刻不停歇,挨家挨户上门排查隐患,每个楼道张贴温馨提示,每个居民联系群宣传防疫知识......短短半天时间,宣传横幅、告居民书、废弃口罩收集箱都已整齐就位,防疫氛围井然建立。弘阳上城小区很多居民吃着年夜饭,就收到了来自吴书记的短信提醒,有人在小区群里问,“吴书记,年夜饭吃了吗?”吴红琴却笑而不答,在她眼里,只要居民群众平安健康,那就天天都是欢天喜地的“年夜饭”。
聚力成势,她是社区防疫战斗的“总指挥”
吴红琴深知,在这场漫长的战役中,仅凭社区几名社工的微薄力量,远远不够。大年初二,吴红琴迅速牵头成立弘阳上城工作站临时党支部,将辖区物业公司、物管会、党员志愿者等骨干力量召集起来,共同抗击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物业人员主要负责在小区主要通道口对进出人员消毒、测量体温,社工负责湖北回常人员信息登记、采集,党员志愿者带头在居民群众中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每天所有工作情况都汇总到吴红琴手上,随时根据最新情况调配人手开展处置。凭着日常工作中积累起来的威信,短短一天之内,吴红琴就集合了40多名群众志愿者和30多名党员志愿者随时待命。
以心换心,她是居民生活服务的“司务长”
“小谢,你在家好好待着,你要的蔬菜和日用品我马上就安排志愿者送到你家门口。”吴红琴正在与小区3甲的居民谢先生联系。谢先生一家在春节前有武汉探亲史,原本没当回事的他们,直到接到书记的电话提醒后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主动到社区进行信息登记,并积极配合社区居家隔离。在弘阳小区,像谢先生这样的湖北回常人员共有7户18人,为保障他们平稳度过观察期,志愿者兼职做起了“跑腿代购”,定期为他们买菜、买米、买油,采买生活用品。一批批生活物资,就通过这种“不见面”的服务方式,送到了居民家门口,也送到了群众心坎里。打开社区微信群,吴红琴收获了无数的感谢,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申请成为他的“编外社工”。大年初七,吴红琴又牵头与小区物业公司协商,决定由物业公司出资采购一千多斤青菜,全部免费上门发放给居民,为居民群众送上一份新鲜的心意。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吴红琴一直奋战在一线,没有休息过一天,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开展常态化巡查,对待小区内疑似人员绝不遗漏一个、放过一个。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老书记,就应该带头作表率,这个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