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上半年,区文体旅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五大明星城市”建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体育和旅游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现将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我局高度重视、科学调度、强化责任、统筹兼顾,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工作。
(一)“细心”巡查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疫情初期,按照相关要求,全区演艺场所、网吧、娱乐场所、游泳场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全部暂停营业,我局持续对文体旅行业企业进行巡查,积极指导关停行业单位充分利用关停的有利时机,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护,全面排查安全生产工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二)“贴心”服务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对照省、市、区相关通知精神,帮助复工企业细化防控措施,联系防控物资,指导企业日常消毒、建立员工病假报告制度,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并对已经复工的文体旅企业进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检查,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三)“暖心”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多次召开文旅企业座谈会,深入了解我区文化旅游行业实际困难,全面统计辖区旅游企业疫情期间受损情况,及时发布省市关于支持文旅企业应对疫情防控期间经营困难相关政策,积极向上级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反映企业诉求,争取省、市级扶持资金共计160万元。同时制定出台《天宁区支持文旅发展促进旅游消费的八项措施》,打出支持文旅发展促进旅游消费的“组合拳”。下发文旅行业补贴67万元,发放天宁消费券200余万元,促进旅游市场消费升温,增强文旅企业发展后劲。
二、整合资源,推动文旅融合纵深发展。
(一)成立文旅融合专班。为进一步挖掘文旅资源、深化文旅融合,建立以区领导牵头负责的文旅融合专班,明确了抓好文旅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公布实施《天宁区支持文旅发展促进旅游消费的八项措施》、开展“文明旅游”系列活动、开展A级旅游厕所申报工作等7项年度目标任务,专班定期召开例会,协调解决发展难点,统筹推进文旅融合。
(二)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准确把握天宁全域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全面启动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委托江苏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开展规划编制工作,6月,开展集中调研论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文商农旅协调发展,科学谋划全域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着力突出天宁全域旅游发展的特色优势,规划精品旅游路线,为我区全域旅游发展明确方向。
(三)聚焦文旅重点项目。一是积极推动焦溪古镇申遗保护、黑牡丹文创园南城脚园区、牟家文农旅项目等6个市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其中焦溪古镇申遗保护列入2020年江苏省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二是组织天宁吾悦观茂里、九洲新世界、青果巷等商业综合体、消费集聚区参与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情况摸底调查。三是推进旅游厕所建设,2020年度天宁区申报旅游厕所建设计划8个,其中乡村旅游厕所建设计划2个。积极组织7家单位的15个旅游厕所进行申报,目前9个完成预审,待A级旅游厕所的统一验收测评。四是组织牟家村完成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遴选推荐及申报工作。五是组织常州工业互联网体验培训中心完成省级工业旅游区申报。
(四)开展系列文旅活动。积极筹备2020天宁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第17届全国杜鹃花展等重大活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深度提炼天宁独特的文旅资源要素,更加注重新颖性、娱乐性和参与性,让“诗和远方”联袂演绎别样精彩。在全力做好开幕式、倒计时等重点活动的同时,积极谋划摄影比赛、美食大赛、焦溪古镇形象宣传及logo设计全国征集活动、戏曲巡演季等多项参与性强、关注度高的特色活动,让文化旅游节不仅是文旅形式上的融合,而是真真正正融入到市民和游客心里去,推动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文旅叠加综合发展优势。
三、文体惠民,共享公共文体建设成果。
(一)创新载体,公共文化服务不停步。上半年,因疫情影响,在群众聚集性文体活动不能开展的实际情况下,我们改变工作思路,创新活动载体,依托新媒体平台向外输送天宁声音,积极开展线上活动。一是开展线上公益培训。依托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开设线上服务包括古筝基础、声乐基础等公益课程培训、戏剧讲座、艺文同赏30余期,线上文化大讲堂作品选登200多件,同时开展网上防疫知识竞赛,抗疫文学书画作品在线展示等多种活动。二是组织线上文化活动。依托街道、社区、社会公益组织在线平台,例如天宁街道社会组织青果Fun的红色青果电台、青果直播间和微信公众号等,有针对性地让青少年“青”听历史的声音,感受历史文化的传承。疫情期间,街道、社区、公益社会组织在线平台开展了文艺抗“疫”为爱发声、“疫”路有你—战“疫”优秀文艺作品云展览、永远的青年张太雷—五四特别节目、磊落奇才洪亮吉、赵元任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等多场线上活动,丰富宅家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文艺惠民基层展演。目前,已开展《珍珠塔后传》《寻儿记》《红鬃烈马》等10多部锡剧、京剧曲目整场排练,优秀群文作品惠民巡演月演出的节目已基本确定,演出作品在创作和排练,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6月逐步开展巡演工作。
(三)立足群众,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一是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4.61平方米,居全市第一。同时积极推进紫荆公园智能健身星空慢步道、二代健身路径建设,规划街道路径建设计划,全民健身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在青龙医院建立“体医融合”健康管理新模式——慢性病运动康复干预,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及健康水平,今年计划试点75位志愿者,目前器材已验收、医务人员已开展培训,9月正式开展测试。
四、聚焦文化遗产,扎实推进保护利用工作。
(一)全面摸清文保单位现状。天宁境内现存文保单位82处、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21处,市级55处。另外,天宁辖区内还有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67处。但是这些资源分布较为零散,缺乏有效管理,为此我们对全区文物状况进行了拉网式摸排和调研。一是以调研消防安全隐患为契机摸清文物状况。通过全面摸排文物建筑内私拉乱接电线、堆放易燃物、违规使用明火情况,了解各文保单位状况。二是以调研文物主体建筑结构安全为契机摸清文物状况。通过全面摸排文物建筑受自然因素风化、剥蚀、虫害影响状况;文物建筑主体结构、材质、形制以及附属物受损情况等事项,了解各文保单位状况。三是以调研人为因素破坏文物建筑内部结构为契机摸清文物状况。通过全面摸排文物建筑的外观、周边环境、建筑物使用情况等事项,了解各文保单位状况。
(二)完善文物保护长效机制。在全面调研摸清文保单位、文物建筑状况的基础上,起草《天宁区文物安全调研工作报告》。进一步深化天宁区文物安全巡查管理机制,改进巡查台账。以高质量考核为契机,推进目标考核制定。建立文物管理不到位的通报机制,将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常态长效化。
(三)完成天宁区第三批区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评审工作。在前期排查摸底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富有保护、传承价值的非遗资料,通过进一步摸底筛查,最终核定传统体育、传统美术、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习俗、传统中医中药、传统技艺(生产、生活)、传统技艺(食品类)7大类28个新增区级项目,并于今年5月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现已完成公示。
五、加强监管,确保文化旅游领域安全稳定。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搭建工作班子,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其他人均为成员的“天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细化方案体系,明晰职责清单。制定并印发了《常州市天宁区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转发《常州市文广旅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明确专项行动整治范围和检查重点,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到责任科室及具体工作人员,力求专项整治行动有支撑、工作有抓手。
(二)强化宣传力度。把安全生产宣传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在企业微信群、QQ群等宣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消防知识,日常安全常识,安全生产事故警示等,做到走到哪里安全生产就宣传到哪里,使得真正的“安全”深入人心。以4-5月的“春风行动”为契机,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组织召开文旅企业、餐饮行业复苏与安全管理座谈会,宣贯疫情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发放宣传海报100张,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悬挂、张贴、发放、展览,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大督导力度。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检查等方式,对文体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排查,截至目前文体旅局牵头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已开展检查52次,出动检查人员100余人次,检查文化和旅游企业共242家次,排查安全隐患12条。主要有:4家娱乐场所证照不齐、擅自经营的情况,已配合市执法支队当场责令关门停业、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情况,部分旅行社台账资料不健全等情况,目前均已通知相关单位按照要求做好整改工作。
六、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天宁文旅融合发展蓝图。为塑造“高质量的旅游明星城市”,抢抓天宁区划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期,顺应旅游新环境、新常态、新趋势,加快推动全区旅游产业升级,助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为抓手,完成我区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二)坚持品牌建设,打造多元化文旅节庆活动。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体育为纽带,举办国际性赛事(如马拉松),打造文化品牌。持续开展运河畔文旅节、“锦绣天宁宴”美食节等活动,让天宁的文化和美食成为旅游明星城市的独特标签。组织、参与重大旅游节庆和旅游会展活动,开展与境内外旅游机构、旅游组织的合作交流,组织开展全区旅游形象对外宣传推介活动,打响天宁文旅品牌。
(三)紧盯重点项目,持续推进项目进度。有序推进六个市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做好跟踪服务,协调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全年投资计划。
(四)丰富文体惠民活动。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天宁区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优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运行,举办好“文化旅游节”“社区天天乐”“送戏、送电影、送综艺”等惠民活动。二是建成并投运雕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游泳馆,规划设计东青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施全民健身路径提升工程,更新及新建10个以上村(社区)健身路径;建设投运紫荆公园二代健身路径和智能健身步道工程,建设6个二代智慧健身路径示范点;开展全民健身体育嘉年华活动,包括登山、自行车骑行、趣味运动会、皮划艇体验以及篮球、足球、游泳赛事等活动。
(五)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持续开展文旅市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持日常巡查和企业自查相结合,推进监管关口前移,加强安全源头隐患排查,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常抓不懈、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同时,对检查和督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问题清单,立即采取措施,限期进行整改。督促责任部门要进行跟踪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资金,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整改,确保文旅市场平稳运行。
(六)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强化理论武装,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严格落实局党委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层层落实主体责任,形成反腐倡廉重要工作由党委统一部署、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科室组织实施、齐抓共管的局面。推进“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员管理,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