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工作部署,有序推进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扩大试点地区“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解决“准入不准营”难题,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工作的通知》(市监注〔2019〕66号)要求,天宁区开展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工作。通过智能化申报、分类标注登记、智能化审批,切实解决经营范围登记事项的申请人“填报难”、登记机关“规范难”、许可部门和社会公众“识别难”问题。
一是“写作文”变为“选条目”,智能化申报更便捷。相较于以往申请人自主填写经营范围的模式,此次改革将填写模式优化升级为条目式填写。简单地说,就是申请人登录系统,通过关键字搜索就能查到对应的经营范围条目,实现勾选式申报。同时该系统针对申请人的高频登记事项,结合行业形态,拟定了经营范围登记“套餐”,方便申请人批量选择。在此模式下,经营范围登记由申请人自主填写、登记人员审核“改作文”优化调整为申请人“选条目”、后台智能匹配,对于全部使用规范条目的经营范围登记申请,登记机关甚至可不进行审查,实现网上申报操作更直观、填报更便利、内容更精简、审核更快捷。
二是“交叉式”变为“分离式”,证照分离更深入。当前,经营范围一般项目和许可项目交叉登记,社会公众难以准确分辨。本次改革,对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分类标注“一般经营项目”和“许可经营项目”。对于“一般经营项目”,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便可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对于“许可经营项目”,企业须经过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从事相关经营活动,企业的经营能力由相关许可进行规范和限定。通过分类标记,做到对涉企许可审批事项的准确识别和告知,实现企业登记信息在登记部门和许可部门之间的高效衔接,进一步厘清“证”“照”关系,分离“证”“照”功能,解决许可部门和社会公众“识别难”问题。
三是“严审批”变为“优服务”,制度性成本再降低。过去,企业因招投标、签订合同时登记事项未包含一些非许可经营的项目,或者许可证经营范围变更等各类事项,经常需要到登记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的变更,增加了企业的办事成本。而此次改革突出了“法无禁止皆可为”,对于一般经营项目,明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对于许可经营项目,营业执照仅记载规范条目,不记载相关许可文件核定的具体经营项目内容(许可范围调整无需再办理营业执照范围变更)。这避免了企业群众因许可事项变更或者登记事项未包括而反复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的麻烦,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