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7月上旬,兰陵街道综合设置的7个职能机构正式揭牌,标志着兰陵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及执法力量改革工作进入新的阶段。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抓手,创建审批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基层治理一网格、指挥调度一中心,兰陵街道为基层社会治理“1+4”模式改出新的速度,趟出新的路子,呈现新的面貌。
1.服务“一窗口”。自挂牌成立行政审批局以来,兰陵街道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确定行政审批新理念,展现兰陵服务新面貌。审批服务“轻装上阵”。将原来的专业窗口整合成综合窗口,百姓需要办理事项,在任何一个窗口递交材料都能办,持续优化审批流程,“一窗式”解决所有问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兰陵分局“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窗口全新加入为民服务中心,以后百姓办理相关执照再也不用多跑地方,在服务中心就可以实现“一站式” 服务。此外,街道将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全面落实“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要求,群众线下“不跑腿”,线上“手一点”,“不见面、见一次面就能办结”将成为未来常态。企业服务“专窗订制”。 “一个场所、两块牌子”,企业服务中心与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设立企业服务专窗,全力做好辖区“店小二”。基层企业群众反映的热点、堵点、难点问题,在企业服务专窗就能感受到专属针对性服务,真正实现“进一门、集中办、就近办”。
2.执法“一队伍”。自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兰陵街道按照网络片区,“一支队伍” 统一行使民族宗教、卫生健康、安全生产等方面355项行政处罚权,人员集中调度,根治了“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的难题。下一步将全面监管落实“一支队伍”建设,梳理规范执法程序,建立执法效能保障措施,健全执法监管有效机制,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行政执法,提高执法公正性、透明度。
3.治理“一网格”。目前,在兰陵地域上划分94个综合网格,14个专属网格,108名网格长,94名网格联络员,86名专职网格员,328名兼职网格员,486名网格志愿者。网格员们围绕“数据采集、发现问题、上报信息、协助治理、提供服务”开展工作,做好信息采报、矛盾纠纷化解、隐患排查、人员管理、法治宣传等等社会治理领域的各项工作,通过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织就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 通过“一张网”进行村、社区治理,将矛盾、风险、隐患发现于网格之中、解决于网格之中,开启兰陵管理新局面。
4.智能“一中心”。目前,街道正在筹备搭建综合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奋力实现兰陵“一体化”指挥,让基层社会管理更紧密、更高效。未来的指挥中心,将有效整合“12349”“12345”等各条线平台信息,通过社情民意、矛盾纠纷、公共安全问题的大数据分析,为基层精准化治理提供参考,“为人民服务”大数据说了算。同时,在网格巡查、综合执法和行政审批等工作中,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真正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区域内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平台指挥有力调度、处置依据公开透明。自此,城市中难管的小事,不仅有人管,管得好不好都有指标,管理环节全程可追溯。
2020年7月底,兰陵街道将基本完成集成改革的各项改革任务,为天宁区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及执法力量改革工作创新率先探索,助推“小舞台唱大戏”“城区街道争一流”目标顺利实现。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