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19年,天宁区人社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全面落实区委十届七次全会关于“三个明星城市先行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紧扣服务发展和保障民生两大主题,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扎实开展推动人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和强党建等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好成效。
一、2019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人才引育取得新突破。成功引进各类紧缺人才4251 名,完成年度目标的 106.28%;其中高层次人才 252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4.5%;建成企业博士后工作站7个,实现在站博士后6人;入选省“双创人才”市推荐上报数4人;对接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80余人次,引进“龙城英才计划”C类项目16个;新增高技能人才86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8.4%;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979人。
(二)就业质量跻身新方阵。全区新增就业1.4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2.29%;失业人员再就业1.34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209.20%;援助困难群体就业149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4.6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实现创业培训803人,扶持成功创业1829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52.42%;引领大学生创业412人,创业带动就业7094人。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700人,实现职业技能鉴定取证1600人。
(三)社会保障再上新台阶。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参保核查11.89万人,社保扩面累计新增1.5万人,其中净增6011人,完成年度目标的400.7%;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深入推进全市首家退休人员“党员之家”建设,打造“一街道一品牌”特色退管服务。
(四)人事工资改革进入新领域。落实“凡进必考”公开招聘制度,公开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1人名。举办“赢在中层·汇智天宁”部门中层干部示范培训班2期,全区100名中层干部参加培训。深化苏陕协作人才交流,组织36名教育、卫健、农业等领域的专技人才进行双向挂职交流。
(五)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取得新成效。受理并处理各类投诉、举报案件400件,组织450余家单位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调查工伤案件1200件,办结特殊工时制行政许可审批60件,按时办结率均达100%。劳动争议仲裁立案1300件,结案1250件,按期结案率达100%。
二、2019年特色亮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苏陕扶贫协作成效显著。积极落实市、区关于苏陕扶贫工作的要求,创新扶贫思路,发挥职能优势,形成“人才+产创+就业”的天宁模式,助推“造血式”脱贫取得实效。选派36名优秀的专技人才赴旬阳挂职交流,为旬阳培养41名医护理专业人才。大力推行“1+X”社区工厂发展模式,推动3家工厂在16个社区设立分厂,实现新增就近就业1156人(位居安康市第一),其中贫困劳动力348人。持续开展劳务合作深度对接,一方面组织企业赴当地参加“春风行动”等大型劳务招聘会,另一方面通过旬阳人社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天宁优质岗位,实现岗位对接3260个,帮助旬阳贫困人员来天宁就业448人。
(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园全年总产值预计超10.3亿元,税收超2800万元。坚持“中高端结合,上下游配套”原则,全年引进江苏爱诺、俊杰人力、江苏好老师等有规模、有品牌、有特色的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2家,完成年度目标的120%。全年引进中高端人才160多人,其中年薪30万以上的13人。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参保人数超1.7万人。推荐上报全国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1家、省级人力资源骨干企业1家、省级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家。
(三)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稳步推进。依托“江苏劳动法治研究基地”,联合南京审计大学、区法院等部门,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课题研究。运用天宁区政府“在线访谈”“网上直播”等平台,广泛宣传劳动关系法律法规。将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相结合,深入排解隐患,实现矛盾前置处理。响应“互联网+”智慧调解仲裁工作理念,积极推进省、市两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平台运行,推进劳动纠纷调处“指尖服务”。
三、2020年重点工作计划
当前,人社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如:新经济、新产业、新平台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挑战;周边城市的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对人才引育工作质效的新挑战;经济新常态下利益和诉求的多元化对构建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的新挑战;逐渐进入深水区的事业单位改革对现行人事管理模式的新挑战;等等。2020年,区人社部门将直面问题、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把挑战当做机遇,奋力推动新时代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紧扣“一条主线”,在“育人才”上实现突破。紧扣“人才强区”主线,聚焦“集聚程度最高”目标,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引才育才用才新模式。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力争入围项目达到20个以上。围绕全市新十大产业链,以更优惠的政策、更开放的理念、更良好的环境和更尽心的服务吸引更多领军人才落户天宁。大力推进“名校优才计划”、“职场精英对接会”和“研究生社会实践引育计划”等工作,力争引进各类紧缺人才4000人以上。全面实施“技能龙城”建设行动计划,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750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再创新高。
(二)健全“两大体系”,在“强保障”上攻坚克难。一是加强社会保障网络体系建设。围绕“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目标,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通过深入企业参保稽核、重点板块开源挖潜、基数核定带动净增等创新措施,力争社保扩面取得较大突破。大推进社会保障精准扶贫,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二是加强社会保障经办服务体系建设。立足基层服务平台,增加社保业务经办点,加大社保业务下沉力度,全面提高社保服务效能,推行社保经办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社保经办服务。
(三)用好“三项机制”,在“激活力”上深化改革。持续用力、创新推进“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通过氛围拉动、激励促动、考核驱动等方式选树典型,配套制度,加强实践,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全面推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核管理系统,在区机关事业单位全覆盖的基础上,探索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继续实施好“赢在中层”计划,锤炼一支政治素质好、理论基础牢、业务水平高、创新意识强、工作作风硬的中层干部队伍。
(四)实施“四类工程”,在“稳就业”上精准发力。深入实施好“就业促进工程”“创业激励工程”“精准帮扶工程”和“技能提升工程”,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重点企业用工监测,及时准确研判就业形势,打好就业政策组合拳,落实好降低养老保险社保费率、稳岗返还、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企业减负政策。加大创业培训力度,科学设置创业培训课程,全面提高创业者创业能力,提供集成“培训、孵化、实践、帮扶”于一体的创业指导服务。加强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对创业的吸引力和支撑力,进一步简化程序,缩短审核发放时间。健全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制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大力推行“企业点单、机构出单、政府买单”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适时举办第四届“天宁杯”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形式,形成天宁特色。
(五)坚持“五位一体”,在“防风险”上主动作为。建立劳资纠纷预警机制,推进劳动关系预警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动态监测,预防劳动用工风险。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立足预警疏导,坚持调解优先,实现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相结合。发挥“人社—法院”联动对接工作机制作用,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读法律法规,探讨疑难问题,协同化解行政争议。推进劳动争议调解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调解组织和巡回仲裁庭作用,让更多的劳动争议直接化解在基层。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的预防、协商和调解,严厉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全力打赢治欠保支攻坚战。
(六)争做“六个表率”,在“转作风”上取得实效。大兴严实之风,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做“四个意识”的表率。大兴学习之风,持之以恒抓学习,促能力提升,做德才兼备的表率。大兴实干之风,鼓励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大兴创新之风,勇于冲破禁锢,破除思维定势,做改革创新的表率。大兴文明之风,树立“大服务”观念和“店小二”理念,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做优质服务的表率。大兴勤廉之风,严守八项规定,坚持廉洁奉公,做依法行政的表率。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