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20年1月4日在常州市天宁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栾晓军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向大会递交《常州市天宁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收支统筹、深化财税改革、保障改善民生、有效防控风险,为建设“三个明星城市”先行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
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左右。经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同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为增长3%。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80506万元,完成调整计划的102.89% ,增长5.97%。
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267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3.84%,比上年增加43643万元,增长15.42%。
(2)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2019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84000万元。经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同意追加支出预算67425万元,上年专项结转14537万元,省市下达专款、市对区专项结算、转移支付等3483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调整为30079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7936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2.87%,比上年增加36696万元,增长15.12%。具体执行情况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119万元;国防支出589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9035万元;教育支出6209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481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96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86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967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319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2177万元;农林水支出1155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781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44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425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555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9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9364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957万元;其他支出3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16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784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6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 政府性基金收入
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120000万元,经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同意追加预算106000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226000万元,比上年增收71619万元,增长46.39%。其中,区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226000万元。
2. 政府性基金支出
(1)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2908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63%,比上年增加135498万元,增长70.04%。
(2)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2019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119032万元。经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同意追加支出预算178146万元,上年专项结转、省市下达专款、市对区专项结算、转移支付等3757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调整为300935万元。2019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完成29635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48%,比上年增支109080万元,增长58.25%。具体执行情况如下: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5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55186万元;其他支出31891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477万元;债务付息支出4627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74万元。
以上预算执行情况为预计数,目前财政决算正在编制中,待财政决算正式编制完成后,再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三)2019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1. 坚持量质并举,财政收入稳中有进。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加大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力度,做好收入分析,推进综合治税平台建设;抓好收入征管,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的监控,防范税收流失;落实收入任务,强化依法征管,督促非税收入执收部门依法足额征收到位。从全年情况来看,实现了财政收入总量的稳定增长和收入质量的稳步提升。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占比达90.2%,位列全市前列。
2. 优化支出结构,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领域倾斜,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全年累计投入185182 万元用于改善民生,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6.68%。一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2019年,全区教育支出66092万元,同比增加5334万元,增长8.78%。积极争取债券资金用于学校建设,北环路小学启动异地新建,东坡小学一期竣工验收,二实小瀚学校区、郑陆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安排义务教育及集团化办学专项资金,有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二是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充分发挥民生资金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投入各项社会保障资金6.3亿元,用于发放农村低保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等补贴补助,有效缓解了各类特定人群和困难家庭基本生活问题。三是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投入5332万元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惠及64.1万常住人口;安排财政定额补助资金3700万元,投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确保为群众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四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专项债券资金41600万元,实施黄天荡生态和焦溪古镇修复等项目;积极争取940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资金776万元。
3. 激发经济活力,服务发展成效明显。一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履行财政部门“降本清费”主体责任,积极与有关部门协作联动,严格按要求清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确保所有企业税负只减不增,全年减免税费14.5亿元。二是积极对上争取资金。顺应争资环境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向,搞好项目对接,全年共争取到位上级专项资金3.4亿元。通过争资争项,对全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三是配套完善金融服务。利用“苏微贷”、“苏科贷”等平台,帮助企业融资9900余万元。
4. 强化资金监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一是强化预算编制管理。制订出台《天宁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提高预算精准度,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盘活各类结余结转资金1.28亿元。二是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分析,确保预算执行的均衡性、有效性、安全性,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内部控制水平,加强采购业务监管,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三是强化会计人员管理。对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年度报备等行政许可纳入财政部“全国代理记账机构管理系统”平台管理,全覆盖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5. 做强国有企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一是整合国有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充实壮大江苏舜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提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二是聚焦监管重点,出台《天宁区国有企业项目(任务)交办执行管理办法》《天宁区国有企业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开展综合考核评价。三是推进国企改革,撤并子公司,减少管理层级,完成天建AA+、舜宁AA评级,推动弘量电子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
6. 坚决防范风险,政府债务稳步化解。一是有效遏制债务增量,会同区发改局压减政府性投资项目27个,压减投资额度37329万元。二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额度,转贷我区新增债券8.35亿元,全部用于民生事业和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规范融资行为,对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行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二、2020年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6442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42920万元,增长19.38%。
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2542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41420万元,增长22.51%。支出预算安排情况具体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586万元;国防支出37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1126万元;教育支出5084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268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28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137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2026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073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7851万元;农林水支出12152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31万元;金融支出113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230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8794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159万元;预备费50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10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21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20000万元。其中,区级安排120000万元。
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3690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7868万元,增长6.10%。
其中: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13190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2868万元,增长10.81%。支出预算安排情况具体为:城乡社区支出115000万元,主要用于安排南广场、金三角、和平村、东青村、PPP等项目改造支出;债务还本支出100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690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2000万元,主要为国有企业上缴收入。
2.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相应安排2000万元。
关于预算安排中几个问题的说明:
1.区级专项经费当年安排4260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8150万元,增长23.66%。其中,新增公共安全专项经费3300万元,用于法院、检察院专项;新增应急专项经费800万,用于消防装备购置及安全生产领域工作经费;城管口专项增加800万,用于城管执法及人民防空专项经费;新增市场监督专项经费300万元,用于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口专项增加1880万元,用于计划生育、重大公共卫生等;环保专项增加200万元,用于环保专项整治;宣传文化专项增加60万元,用于旅游宣传、群众体育等经费;援建资金增加810万元。
2.根据《预算法》的相关规定,安排区级预备费5000万元,占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22%,比上年预算增加2000万元,增长66.67%,以应对一些刚性增支等不确定因素。
3.调入资金51020万元,其中调入一般预算13100万元、调入基金预算16900万元、合计30000万元用于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支出。
三、完成2020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妥善处理好调收入与稳增长、防风险和促发展、保重点与抓统筹等三方面关系,以财政新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充分用好财政政策,更大力度稳增长、提质效。一是积极应对宏观政策。密切关注并及时应对国家减税降费、收入调控等宏观形势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分析研判,尽早谋划准备,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合理把握组织收入力度、进度和节奏,实现收入稳步增长。二是努力优化税源结构。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强化对重点税源的跟踪分析,发挥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导向作用,不断调整并优化全区税源结构。三是要深化为企服务行动。充分发挥引企强企“蓄水池”、留企稳企“拦水坝”作用,优化协税护税工作联动机制,坚持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经营中面临的服务配套和政策需求,全力招引区外优质税源。
2. 持续优化财政支出,更大力度调结构、惠民生。一是推进民生事业稳健发展。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实施一批民生实事工程,统筹财力进一步向基层和民生领域倾斜,全年区本级拟安排不少于15.15亿元全力支持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确保新增财力50%以上用于民生。二是推进公共服务多方投入。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养老和文化旅游等领域,努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投入保障机制,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三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机制。加大粮食生产、特色农业、农产品品质提升、人才培育支持力度,争取资金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3. 全面深化财政改革,更大力度促规范、上水平。一是强化预算管理。加大对《预算法》宣传贯彻力度,让财政资金都在 “阳光”下运行;坚持花钱必问效,围绕全面实现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目标,积极探索切合我区实际的绩效评价模式,通过绩效评价、去劣存优,真正把有限资金用到刀刃上。二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落实“政府要过紧日子”的要求,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预算调剂事项,增强预算单位主体责任,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三是优化支出责任划分。结合市区两级财政事权与财权责任划分和街道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加快支出标准体系建设,适时完善区以下财政管理体制,优化区与区以下两级财政支出责任。
4. 切实加强财政监管,更大力度减债务、防风险。一是积极争取各类规范化举债。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强项目筛选和储备,做好前期各项基础性工作,全力争取更多债券额度支持全区建设和发展。二是刚性落实化债任务。严格对照隐性债务化解方案,多渠道筹集资金,依法依规保障资金周转,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确保债务风险指标值稳步下降。三是全方位管控政府投资项目。加强政府投资建设计划管理,严格控制超出财政承受能力的新增项目,严格执行资金来源审核,切实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四是要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努力提升公司集团管控水平,优化集团产业布局,增强持续融资能力,不断调优资产结构,完善以经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增强国企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5. 着力锻造财政队伍,更大力度转作风、增效能。一是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高政治站位,坚持财为政服务的鲜明导向,把讲政治贯穿于财政工作全过程,把党建与财政中心工作同步推进。二是扎实推进清廉财政建设。牢牢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纪律教育特别是案例警示教育,加强内控建设,堵塞管理漏洞,扎紧扎牢制度篱笆。三是锻造务实担当财政铁军。提升局班子、中层干部、专业技术骨干和预算单位、国有企业财经队伍业务能力水平,大力弘扬“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奋斗精神,激发干部职工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的干事激情。
各位代表,做好2020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坚定信心、主动作为、锐意进取,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完成全年任务,为全力冲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五十强贡献力量。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