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教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广泛探讨的一个话题。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来自社会各界的微视频课程资源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各基层单位优秀教师开发基于课程标准的“省名师空中课堂”微视频录像课。
2020年7月30日,一批来自天宁区各小学的优秀科学教师及李波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齐聚局前街小学,共同研讨科学视频课的设计与录制。早上8点整,老师们早早来到局小2301研讨室开始活动。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拍摄任务,老师们将在这里完成8节视频课的预演并接受天宁区科学研训员唐剑老师的指导和审核。在场所有参与活动的老师们既是设计者又是学习者,同时还要为同伴的教学设计献计献策。由于前期已经有了二到三次磨课经历,今天的模拟教学可以说精彩纷呈,亮点多多。
视频教学最大的不足是无法与学生互动。为了弥补这一缺憾,老师们十分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策略吸引学生持续深入开展学习。朝阳桥小学的葛恬老师采用数段微视频介绍神奇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如颗颗珍珠把整节课串连起来;俞颉老师执教《水里的植物》一课,精美的图片和有趣的体验活动引人入胜;李波老师精心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围绕“云量和雨量”、“风向和风力”进行气象观测;奚嘉敏老师以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旅游”话题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活学活用科学知识技能,深化“天气和气候”概念;朱琴老师通过一组组精美图片向学生展示《石头上的植物》,同时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对植物吸水性进行探究。此外还有陈文琳老师灵活引进多种资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沙漠中的植物》;陆丹怡老师亲身演示不同环境下的测量气温实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更容易对科学研究产生深厚兴趣。
唐剑老师分别针对8节课提出点评和指导意见。首先他肯定了大家在视频课拍摄前期对于课程标准的认真解读和对教学目标的精确定位;其次他对老师们为解决问题而付出的种种努力表示赞赏。接下来他又指出部分老师对学生有可能在独立学习中会遇到的种种障碍和学情预设仍显不足;还有一些活动的设计略显单薄,情境性不够等。建议大家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作思考和调整,更加体现儿童立场,保证学生在“师生分离”的不利前提下仍能够享受到顶级的学习资源,保证“名师空中课堂”这一教育工程中的“每一块砖”的质量。
最后,在大家的交流讨论中,八位老师对各自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完善,每位教师都在浓浓的现场学习氛围中体验到教学中的智慧,收获到个人成长的快乐。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