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信局围绕“六保”任务工作要求,聚焦“我为天宁献力量,全力冲刺五十强”工作目标,全力稳增长、强服务、促融合、提效能,推动天宁工业经济向高质量迈进。
一、重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评价指标
(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预计有所反弹。2020年一季度,我区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6%,同比下降1.02%,预计第二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有所提升。
(2)万元GDP能耗稳步下降。2020年市工信局明确我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目标为下降1.5%。一季度我区万元GDP能耗为0.1956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1.53%,位于全市第2,超全市目标10.03个百分点。
(3)城镇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宽带用户下载速率和行政村光纤接入率情况较好。2019年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和用户下载速度均为500Mbps,行政村光纤接入率已实现了100%。随着5G新基建和数字经济的大力推动,预计今年可具备提供1000Mbps以上的接入能力和宽带用户下载速率。
2.个性指标
(1)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降幅逐步收窄。因国际疫情原因,出口市场冲击严重,纺织服装业、机械行业、建材行业和生物医药产值下降明显,但电子、冶金和化工等行业保持增长。1-5月份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29.20亿元,同比下降6.4%,规上工业增加值降低3.8%。预计1-6月实现工业总产值284.29亿元,同比下降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
(2)规上工业销售、利税和利润有所下降。1-5月,全区规上工业纳税销售收入222.53亿元,同比下降3.9%;规上工业利税15.6亿元,同比下降18.5%;规上工业利润11.15亿元,同比下降9.9%。
(3)企业对智能化改造和两化融合的关注度提升。目前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为3家;完成智能化改造企业28家,已签约正在改造中企业有44家;随着疫情的控制、销售的稳定和对产能的需求,企业已意识到智能化改造和两化融合的重要性,改造意愿迫切。
(4)星级企业上云项目有序推进。组织申报第一批省级星级上云企业,共有8家(三星5家、四星2家、五星上云1家),省市暂未出评审认定结果。
(二)工业投入及重点项目
1.工业投资逐步回稳。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工业投资增速出现下降,投资下行压力较大。1-5月,工业投入下降57%;工业技改投入下降49.9%,占工业投资比重72.7%。
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支撑加强。1-5月,我区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入比重56.5%,同比提升27.5个百分点,完成情况较好。随着苏南智城、泰格尔电子和仁千电气等新建项目陆续开工投入,以及四药制药、琉璃光生物、汉韦聚合物等续建项目投入加大,预计6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入比重依然保持在60%左右的高位运行。
3.推进重点技改项目。今年共有1个省重点和4个市重点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12.8亿元,当年完成计划投资6亿元,1-5月已完成投资1.65亿元,占全年投资额的27.5%。一是省重点项目。武进不锈年产3500吨精密超长不锈钢管项目,总投资3.8亿元,年计划投资1亿元,1-5月完成投资0.14亿元,已完成年计划14%,1-6月预计完成0.2亿元,目前项目土建已全部完成,5月新定4台40轧机,1台联合探伤机,6台轧机正进行调试,光亮炉管道,油污吸收装置已进厂施工。二是市重点项目。全区4项市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分别是泰格尔特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仁千射频器件研发生产项目、科威天使中空纤维膜项目、久成医疗器械生产项目。四个项目总投资9亿元,当年完成计划投资5亿元,1-5月完成投资1.5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30.2%,1-6月预计完成1.77亿元。三是列入省亿元以上统计项目。全区共有列入省亿元以上重点跟踪项目10个,其中新建项目2个,续建项目8个,开工率达100%。当年计划完成总投资10.7亿元,1-5月成投资4.6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3.1%。
(三)条线可申报项目及组织情况
1.重点项目
(1)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项目。组织武进不锈、亚玛顿、常州制药、纺兴精密4家企业申报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目前武进不锈、亚玛顿、常州制药3家已报省工信厅评审。
(2)贯标项目。今年以来,组织36家企业申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已成功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3家(常州强声纺织有限公司、常州明杰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伊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3)实施节能重点工程:1.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黑牡丹、武进不锈、东恒印染、亚玛顿、金源铜业、亚东科技、月夜灯芯绒、旭荣针织等8家企业已启动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项目。2.绿色工厂:组织船用电缆、武进不锈2家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同时组织船用电缆、华利达申报省级绿色工厂,并发动区内企业申报市级绿色工厂。3.绿色供应链:组织旭荣针织、亚玛顿申报国家级供应链项目。
(4)强化节能监管:1.能源审计:面向华利达、船用电缆、亚玛顿、金源铜业等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2.清洁生产:进一步优化全区各项能耗指标,组织裕源灵泰、艾贝服饰等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3.重点用能双控考核:组织全区10家企业参与考核,目前黑牡丹、武进不锈、东恒印染、亚东、金源铜业、东方伊思达、月夜灯芯绒、旭荣针织、通用自来水已完成考核,剩余亚玛顿正在进行材料修改。
(5)工业设计中心项目。组织亚玛顿、亚东科技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组织亚东科技申报2020年常州市工业设计中心,目前亚东科技已被认定为常州市工业设计中心。
(6)常州市工控安全试点示范企业项目。组织亚东科技、航天云网、康进医疗3家企业申报2020年常州市工控安全试点示范企业。目前亚东科技、航天云网已被认定为常州市工控安全试点企业。
(7)智能化改造项目。1月,组织亚东(常州)科技有限公司助剂及染料的自动配液输送车间、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船用电缆智能生产车间、常州盛天传动科技有限公司链轮智能生产车间3家智能车间申报常州市示范智能车间。
2.其他各类专项
(1)国家级项目。组织千家万铺企业申报2020年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
(2)省级项目。2020年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分技术改造升级项目、龙头骨干企业培育项目、产业升级平台建设三大类,共9个申报项目类别,其中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项目3个(强力、华利达、钜苓),绿色化改造升级1个(亚玛顿),保障防疫物资生产1个(常药厂),2019年度获工信部认定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个(强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个(航天云网),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1个(找纱)。目前各类项目已成功申报省平台。
(3)市级项目。一是贯彻落实《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助力企业恢复生产的意见》精神,组织四药制药、信良化工等24家企业先后两批申报“三位一体”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技改设备投入项目。二是认真贯彻落实《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支持企业智能制造提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今年组织亚玛顿、华利达服装、软讯科技等22家企业参加市“三位一体”专项资金加快企业有效投入项目申报。三是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部件的研制应用,鼓励企业突破智能制造瓶颈,提升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组织一步干燥、先锋干燥、智谷机电等12家企业申报2020年度市级首台(套)重大装备和关键部件认定。
二、重点特色工作再上台阶
(一)筹备2020工业和能源互联网博览会
1.起草《关于征集2020世界工业和能源互联网博览会参展企业的通知》并下发至各板块,共收集参展企业12家。
2.筹备进展情况:国佳云为前期完善新基建分论坛方案,与常州电商协会对接,完善其工业电子商务大会方案,组织企业报名参展(12家)。现已对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探讨整体工博会方案,主要从嘉宾邀请,企业邀请,会议主题等全方位设计,因疫情暂停,等待会议重新开启。
(二)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
年初以来,我局对全区4883家企业的2019年度评价数据进行归集,除税务数据中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增加值、研发经费支出、平均职工人数6项数据外(需等税务年报数据),其他数据已基本归集完成。目前已准备开始对规上企业、重点排污企业、用地3亩以上的规下企业进行体检表数据核对。一季度,联系软件公司,对平台及手机APP功能进一步优化完善。
(三)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1.银政担情况。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结合企业走访服务工作,将融资需求列入调查走访内容。积极对接板块和园区,推动政策宣传全面覆盖。疫情期间主动对接合作银行、担保公司,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用。2020年上半年共召开内部评审工作会议4次,帮助13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共计7030万元。
2.苏微贷情况。上半年,区工信局成功推荐加豪制冷、金汇耀龙、智阳机械、东进节能、先导干燥、安乃一服饰、由河美、常青车厢、怀业信息等16家企业入库,为11家企业放贷共计5120万元。
(三)化工和船舶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1.严格落实省化治办印发的《全省化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制定《天宁区化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及工作任务清单。组织对全区30家化工生产企业进行安全环保隐患排查,发现重大隐患9条,一般隐患271条。发现涉及环境管理关停细化要求问题47件,涉及环境管理限期整改细化要求问题87件,涉及其他类问题104件。区化治办已及时将检查发现问题交办相关部门。目前重大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一般隐患整改到位38条。
2.加强落实《常州市船舶修造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常安专治【2019】5号)文件精神,切实展开全区船舶修造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区内2家游艇制造企业3次,通过对台账、现场、视频监控等资料了解企业情况,帮助企业排查安全隐患问题15项,督促企业立即整改治理,提高安全意识。
(四)铸造产能摸排工作
按照《关于开展铸造行业产能排查工作的通知》(常工信装备〔2020〕109号)文件要求,5月28开始部署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铸造行业产能摸排工作,现已进入汇总阶段。汇总上报共有53家各类铸造企业,开发区12家,郑陆37家,青龙街道3家,雕庄街道1家。6月19日已联合各板块、区发改局、区应急管理局、天宁生态环境局对这53家企业按照文件要求进行科学分类。
(五)强化节能监管工作
面向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工作,其中华利达、船用电缆、亚玛顿、金源铜业计划开展能源审计工作;裕源灵泰、艾贝服饰计划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完成12家重点用能企业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六)减化工作
继续推进减化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督促企业按时序进度做好关停转移工作。2020年上半年,我区上报关停化工企业2家,自减化行动开展以来我区化工企业已累计减少58家,全区化工企业已累计减少63.7%以上。依据《天宁区关于促进化工企业加快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常天政发〔2017〕72号)文件,对在“减化”工作关闭、搬迁、转型的天宁区化工企业,实施相应奖励。2020年已为2019年5家关停企业争取奖补资金共计175.25万元。
(七)“小化工”百日专项行动
按照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常州市天宁区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对行业代码在251、261-266范围内的化工生产企业,将全面核查后的“四个一批”清单和2019年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一企一策”清单作为全区化工生产企业的底单严格管理,组织对2017年以来关闭退出的56家化工企业开展“回头看”, 并按照“彻底断水断电、彻底拆除生产设备、彻底清理厂房、彻底清理生产原材料和产品”的要求,确保彻底关停退出,防止死灰复燃,暂未发现清单外漏查漏报化工企业和死灰复燃企业。
三、专班建设情况
(一)优势企业壮大和低效产能转型专班
1.“小升规”工作。在全区各类企业中梳理摸排符合转规上工业条件的企业,依据2019年全年及2020年1-5月开票销售情况已排摸初步具备条件的企业,并向相关板块、部门发函通知,开展进一步梳理排查。
2.龙头企业培育工作。一是积极动员武进不锈、亚玛顿、常药申报单项冠军企业,目前3家企业申报材料已报省工信厅。二是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工作已提前布置,目前各板块对照申报条件进行摸排。
3.推动创新发展工作。一是摸排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企业1家(明伟万盛),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企业8家。二是摸排省首台(套)培育企业2家(科能电力机械、金陵干燥),已上报申请市首台(套)认定企业12家。
(二)新型纺织服装产业园建设专班
1.新型纺织服装产业园地块房屋征收工作在5月份全面展开,目前朝阳村民房已腾空正在进行拆迁,朝阳村工业园内企业签约工作正在进行洽谈,计划7月底形成净地。
2.已经走访区内纺织服装企业太平洋、毛条厂、溢达、荣声等14家,详细调查企业入驻意愿。到目前为止,有毛条厂、林克制衣、荣声纺织有明显入驻意向,等待下一步详细规划入驻细节。
3.天宁建设正在进行两规调整,并已制定走访方案,筹备对全区纺织服装企业进行地毯式走访。
4.区发改局已进入纺织服装产业园的产业定位工作进程。
(三)工业互联网产业专班建设情况
1.产业集聚。截至6月12日,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落地企业6家,正在注册5家,到6月底可以完成注册。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截至5月底共计66家,累计开票销售8.45亿元,税收2374万元。
2.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国佳云为已将所有技术标商务标包括视频材料上传,目前等待评委打分及开标。
3.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江苏分中心。已完成建设方案和运营方案初稿、拟建设地的选取和现场勘测设计、合作建设协议初稿,提交领导决策。
4.创建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进情况。常州市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前期航天云网与常州产投集团已达成共同建设意向,目前产投集团正在走内部立项审批流程。6月10日省厅领导到华利达进行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调研考察,华利达初步有意愿参与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
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统计。1-5月,全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业务收入9.6亿元,增幅8.86%。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完成2.8亿元,增幅9.47%,占全部收入的29.2 %;软件产品收入完成3.3亿元,增幅8.28%,占全部收入的34.3%;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3.5亿元,增幅8.9%。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信息技术服务收入比重不断提升。
四、多措并举,加大精准服务企业力度
1.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工作。一是我局自今年3月底启动了全区规上企业大走访活动,由局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带头,对全区375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全面走访调研。截止目前,通过实地走访、集中座谈、电话访问等形式,收集企业反映问题共计100余个。二是深化天宁“政企通”政策推送服务模块,继续做好标签识别体系建立、信息入库管理、对策咨询通道开辟等工作,为企业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政策服务需求。三是加快落地国家、省、市各级惠企政策,重点宣传《天宁区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落实对技改设备给予财政补贴、新入规企业奖励、为企业减税降租贴息等政策,释放政策红利,叠加放大政策效应,帮助解决发展难题,传递稳定信心。
2.做好复工复产工作。一是严格要求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制定下发《关于做好企业复工相关问题答复的通知》,按照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和内部管理 “四个到位”工作标准,截止3月4日,除盛宇纺织、东源纺织、友谊鞋业3家企业因拆迁尚未复工外,其余企业均应复尽复,员工到岗率92.2%。二是建立驻厂员制度。抽调251名机关干部担任驻厂监督指导员,下沉到所有规上工业企业,现场指导企业做实做细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先后召开4次培训会,明确驻厂指导员工作职责,最大程度帮助复工企业协调物资,指导企业做好返常员工审核,协助办理各类运输通行证手续。三是牵头制定《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在支持防控物资生产、减免企业租金、包车补贴、审批绿色通道等10个方面明确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有序复工,稳定生产,渡过难关。先后两批为四药、新春医疗等企业申报常州市“三位一体”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设备技改投入项目,申报金额共计4135.9万元,为12家企业投保,投保保额累计达1800万元,补贴保费45.5万元。
3.认真落实工业企业应急安全工作。积极落实市、区关于应急管控、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一是制定下发2020年工信局安全工作要点,明确各科室具体工作。二是扎实开展冬春季火灾防控工作。督促各板块工信条线共检查企业249家次,指出问题171条,商请消防、应急管理局对6家人员密集企业及小微企业、2家游艇企业进行联合检查。三是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集中宣讲“春风行动”,联合郑陆镇、消防等部门召集全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及口罩生产企业开展消防安全集训。四是制定印发《天宁区化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上半年共组织开展检查督查37次,出动工作人员22人次,专家30人次,检查企业33家。五是制定下发《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工信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
202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局将围绕全年目标,深入对标找差,重点做好以下方面:
一、突出稳定发展,狠抓“六保六稳”工作落实
一是认真落实保市场主体和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任务。按照区委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进专班工作要求,牵头抓好全区保市场主体和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专项工作小组任务落实,完善企业帮扶政策,推动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动能,着力抓好一批固链补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二是稳定工业投资。帮助企业把握政策导向,强化政策解读,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投资意愿,引导资金投向医疗仪器设备、器械制造和计算机制造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提速1个省重点、4个市重点、24个区重点项目建设,突出对2个亿元以上的技改项目的监控,全力做好项目对接、推进、保障工作。三是促进新增长点达产。制定小升规工作考核办法,明确任务部署,实现净增规上工业企业达50家。同时精心培育工业经济新增点项目,重点支持亚玛顿、船用电缆等新增产出较大的项目,以此推进我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作用。
二、突出提档升级,促进工业经济运行
一是抓好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传统企业转型,尤其是加快纺织服装产业转变经营方向、运营模式,将外贸转成内销,围绕产品研发、大数据建设、营销推广、智能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加快推进,重塑企业竞争优势。二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和两化融合进度。一方面实行包干责任制,按板块、时间节点划分,增加其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对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宣传,并积极向省、市申请加大补贴力度,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三是推动企业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领域加大扶持力度,在制定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专精特新、首台套等创新激励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科技攻关能力,下半年要实施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认定一批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推进一批工业强基示范工程建设。
三、突出工业互联,推动数字赋能制造业
一是打造高质量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互联网+”新业态。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开拓市场空间,发挥航天云网龙头型企业优势,招引集聚行业子平台,探索“工业品电商+金融+供应链+工业4.0”的全新模式,以交易、仓储、帮采、大数据支持为业务核心,“线上+线下”齐发力增强企业市场活力。二是提升企业数字化应用能力。深入实施“企业上云”行动,推进企业依托工业云平台开展研发、设计、仿真等技术应用,支持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核心业务上云,全年实现新增三星上云企业50家,四星上云企业8家,五星上云企业1家。三是提升大数据产业集聚度。围绕工业互联网行业平台、工业软件开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自动化解决方案、信息咨询等线上线下服务商,以及5G、区块链等新兴产业方向进行精准招商,加快相关产业集聚。通过引进集聚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推动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上云全覆盖,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培育一批数据驱动型企业,加快形成“数字天宁”新特色,力争2020年新增生态企业30家,累计集聚生态企业80家,实现开票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四、突出主动作为,实现为企服务的精准化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落实落细我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助力企业恢复生产的60条惠企措施,继续实施《天宁区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坚定保持政策连贯性和一致性,帮助企业积极向上争取,充分发挥各类资金的引导作用。二是加强沟通协调。不但要加大和统计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跟进指标数据,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将问题解决在前端,也要加大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对其人员工资、产品库存等所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三是突出跟踪问效。加强主动服务意识,重点跟踪培育增加值率高的企业,每月对接行政审批局和招商中心,掌握新注册工业企业新引进项目情况,为提前分析预判各板块产值预报数和缺口数打好基础,从而实现对症下药。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