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建设高质量工业智造明星城的决策部署,围绕天宁“六个最”的发展目标,聚焦“我为天宁献力量,全力冲刺50强”的总体安排,奋力促进全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 长:周登蓉 天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常务副组长:杨 波 天宁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副 组 长:戴 敏 天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朱卫国 天宁区郑陆镇副镇长
叶 亦 天宁区雕庄街道副主任
孙 妍 天宁区青龙街道副主任
徐 丰 天宁区茶山街道副主任
仲 雯 天宁区红梅街道副主任
吴 波 天宁区天宁街道副主任
张 华 天宁区兰陵街道副主任
钟 山 天宁区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
陈 娇 天宁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万 俊 天宁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天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
陈 剑 天宁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朱文青 天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朱明芳 天宁区统计局副局长
蒋剑茹 天宁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陆劲松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天宁分局副局长
周 迪 天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专班办公室设在天宁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科,由陈剑担任办公室主任,统筹推进优势企业壮大和低效产能转型专班各项工作。
二、工作目标
1. 产业规模。到2020年底,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医疗器械等产业经济规模突破600亿元。
2. 龙头企业培育。到2020年底,百亿以上企业(集团)1家,20亿以上企业5家,主板上市企业5家,力争新增“专精特新”示范和培育企业3家。
3. 创新发展。到2020年底,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研制并应用省级首台(套)装备3个,市级首台(套)装备10个,力争新增“小升高”入库培育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00家。
4. 智能制造。加快试点示范培育,力争全年实施两化融合贯标企业不少于200家,智能化改造200家,力争培育省级示范智能车间2家,市级示范智能车间5家,市级智能车间10家。
5. 绿色发展。到2020年底,单位GDP能耗稳步降低,全面完成市定目标,力争工业用地亩均产出排在全市前列。
6. 淘汰低效产能。全年淘汰纺织印染行业低效产能3500万米,关停化工企业4家。
三、工作内容
(一)资源集约评价。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对全区工业企业实施综合评价,通过制定正向激励、反向倒逼的资源配置政策,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提质增效,推动全区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一季度完成APP升级维护;4月份部署2019年度综合评价工作; 5月份前开展数据归集工作;上半年完成数据归集及评价工作;全年开展腾笼换鸟工作,盘活低端低效用地800亩。推动相关单位出台实施差别化租金、污水处理等差异化政策。(责任单位:开发区、郑陆镇、各街道、区工信局、区统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天宁分局)
(二)智能化改造提升。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推动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医药等产业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化建设,实现数控化装备升级换代,全年推动2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积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开展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研制,推动产品尽快投入市场。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聚程度高、产业配套能力强、创新创业环境好、市场辐射带动力足的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基地。一季度出台《天宁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工作方案》,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摸排;按照申报时间节点,对照企业技术中心、首台(套)、智能车间申报要求,加强企业培育力度;全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加速推动全区产业迈向中高端。(责任单位:开发区、郑陆镇、各街道、区科技局、区工信局)
(三)两化融合示范区创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创建两化融合创新示范区,分步骤、分阶段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全覆盖。一季度出台《天宁区建设两化融合创新示范区工作方案》,搭建专业管理服务平台,举办全区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推进会,根据走访摸排明确意向企业名单,实施40家企业贯标工作;二季度对意向企业开展集中培训,完善贯标培育企业库和服务商名录,实施55家企业贯标工作;三季度加强摸排宣贯力度,实施70家企业贯标工作;四季度强化跟踪服务,实施80家企业贯标,确保贯标企业高质量达标。(责任单位:开发区、郑陆镇、各街道、区工信局)
(四)上市企业培育。加快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全力跟进亚东科技上市发行进程。集中力量服务好车联天下、千家万铺、创志机电等企业的上市进程,在引进企业入驻环节做好合规前期辅导。密切关注科创板、新三板新政,对后备企业形成一对一服务机制,完善投融资服务机制,加紧落实先行股改政策落地兑现,激发企业上市热情,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天宁板块”规模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区地方金融监管局)
(五)创新能力提升。与省、市科技条线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加快高新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的编制申报,积极整合现有项目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强化平台建设、人才招引、基础配套等工作,全力以赴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天天5•18”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工作,全面挖掘优质企业资源,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重点推进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把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作为创业创新的突破口,全年争创2家市级以上双创载体。紧扣特色产业和骨干企业发展需求,加强与大院、大所、大校的深度合作。发挥亚玛顿与阿联酋合作的省“一带一路”创新示范项目引领效应,更大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组织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全年组织产学研活动5次以上,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0项以上。(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六)产业人才引进。打造人才队伍新质态,依托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发展优势,以推动智能制造提升、两化融合建设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着力点,加强企企对接和企才对接,挖掘和招引领军型创新人才5名,高水平技能人才10名,重点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100名,持续推动人才协同交流。大力开展企业家培训和技能大赛,制定企业家素质提升等系列培训计划,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责任单位:区人才办、区人社局)
(七)企业兼并重组。深入摸排有兼并重组意向的企业,依据相关政策支持企业申报资金奖补,推进行业整合提升。集中力量发展郑陆镇不锈钢、医疗器械、干燥设备行业,以武进不锈等优质企业为重点,对同行业中发展受限、经营困难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支持黑牡丹等龙头企业实施并购,做大企业主体、补强产业链条。推动郑陆镇完成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村所有企业用地情况调查,选取1-2个村作为试点,加强低效土地盘活整合,统一规划引进高端工业地产商,建设高层工业地产项目,抢抓智能制造、新型显示、5G通讯等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责任单位:开发区、郑陆镇、区工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天宁分局)
(八)企业政策宣贯。组织区有关部门梳理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形成政策汇编,印制“小册子”“口袋书”及时发放到企业。进一步丰富政策公开渠道,线下通过企业家沙龙,小型宣讲会、实地走访等方式,为企业家及时提供政策解读,线上通过“天宁政企通”微信公众号,实现精准推送。一季度出台《天宁区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结合疫情防控、企业智能化改造成熟度调研等工作开展企业大走访;全年开展企业家沙龙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责任单位:开发区、郑陆镇、各街道、区工信局)
(此件部分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