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20年上半年,区城管局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己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重要部署,年初迅速有力执行抗疫工作,狠抓活禽宰杀整治,加大环卫保洁力度,配合村委、社区在各防控检查点奋战值守一线,“12319”城管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市民相关疫情防控问题,用实际行动扛起“硬核”担当。同时坚持疫情防控、城市管理“两手抓”,按照“接得住、管得好、有提升”原则全力以赴做好事权下放承接工作,全面推进轨道交通2号线、高架沿线以及中吴大道、晋陵路等主要道路市容环境整治提升。截至目前,高架沿线第一轮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已全面完成;高架沿线第二轮整治提升改造、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广告、违法建设等全面摸排工作已基本完成,城区绿化提质初见变化。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1. 长效综合管理考评工作:一是理顺体制机制,狠抓工作落实。专门制定区级考评计划并有序实施,上半年,全区共计完成29个基础网格、280条各类道路、21个菜市场、28条市区河道的日常巡查工作,累计派单整改问题429个,对1140个提前上报问题的进行核查,使全区考评基础性工作得到加强。二是推进新型平台建设,提升案卷处置效能。积极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运行常州考评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上半年,12319平台共收到各类案卷3559件,无超时、无不满意、无协调推诿、无核查未通过、无返工、无反复性问题的产生。三是“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重难点问题整治。我区对2020年市委督办重点问题高度重视,已提前谋划,提前治理,提前落实长效,目前部分整治工作已经提前完成,整治成效已经初显。四是加大事权下放后各类管理问题的协调督促、整改力度。明确属地街道在道路管护、绿化管养、河道管养等方面的管理权属认识,特别是在园林绿化管理中做到对症下药,变问题为特色,打造园林绿化管理的特色亮点,在园林绿化管理中采用“专业督导”“专项巡查”,街道派驻绿化管养专业指导员,强化区级专项巡查,采取管养与整治相结合,解决园林绿化养护中的实际问题。
2.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开展户外广告、店招标牌集中整治。5月起对辖区内各条道路进行梳理,共发现505处问题,截至6月初已基本完成相关商户和企业的告知工作,并着手准备楼顶广告整治的招标,预计将于7月底完成整治;二是推进高架沿线市容整治。在4月底全面完成第一轮整治,拆除楼顶字179处约27100平方米,完成立面及屋顶喷涂2400平方米,清理建筑工地及企业内部物料堆放近80万平方米,共计垃圾436车。在保障第一轮整治成果的同时,提高整治标准,扩大整治范围,并根据规划进行第二轮整治,营造高架沿线城市容貌整洁有序,预计年底前完成。三是轨道交通2号线市容整治,目前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建议批复、可研报告均已完成,预计6月底发布招标公告。市政道路方面,正在进行可研批复等工作。绿化初步设计方案已报区领导审议,准备着手编制项目建议书。四是开展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整治。4月就非机动车停放现状展开调研,梳理统计问题,联系相关单位,计划开展辖区内非机动车停车线的增补划线;约谈永安公司,就辖区内共享单车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磋商,督促永安公司强化管理手段,落实整改措施。五是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常态化的露天烧烤及露天焚烧整治,坚决杜绝相关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严格查处;根据市局统一部署,6-10月期间组织渣土运输专项整治;按照全市工地围挡专项整治工作要求,6-7月期间对辖区22个建筑工地、3个市政工地、4个轨道交通工地、9个收储地块、4个拆迁工地逐一排查整治。
3. 绿化管理工作:今年1月,我局正式承接天宁区绿化管理职能以来,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对绿化工作的有关指示要求和常州市2021年创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思路开展绿化管理工作。3月,根据《关于下放部分市级建设管理权限的通知》(常城管〔2020〕31号文)要求,我区承接市下放2座公园、直属绿地9个和市住建局绿地18个,共181.99万㎡,现全区绿地面积384.25万㎡,行道树28924棵;管养公园3个(翠竹公园、横塘河湿地公园和蔷薇园),面积共73.50万㎡;管养较大规模的小游园35个(面积5000㎡以上),面积82.63万㎡。按照常天委〔2020〕20号文件要求,全区绿化由各属地街道管理,主要负责日常管养、保洁和长效管理工作,目前,我局正与属地街道就管养范围、管理权限等方面进行细化明确,预计7月份完成区属绿化的事权下放。
4. 行政许可工作:我局行政许可事项共有5大类10小类,包括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设置大型户外广告及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上悬挂、张贴宣传品审批;临时性建筑物搭建、堆放物料、占道施工审批;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审批;砍伐城市树木审批。其中涉及收费事项是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1项。2020年,截至目前收费346万元。大型户外广告事权于2020年1月下放到我局,包含设置自身商业广告(含落地式标示标牌)审批、设置工地围挡广告审批、设置纯商业广告审批,目前已对全区纯商业广告的泊位点进行了排摸,草拟了我区《关于经营性户外广告泊位使用权拍卖运营方案》,逐年进行本区域内的户外广告点位规划,以“逐步减量”为原则,逐步减少建筑物楼顶、墙体等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设施,2020年至今,共发大型户外广告许可证2件。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审批和砍伐城市树木审批方面,自区建设局移交绿化审批事权至今,我局共接收绿化审批项目19件,其中绿化砍伐、移植审批11件,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查8件。此外,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1号文和市编办编发的乡镇(街道)赋权清单,街道赋权工作正有序开展,涉及我局的行政许可事项共4项。包括临时占用城市绿地审批(仅限乡镇);砍伐城市树木、迁移古树名木审批(仅限乡镇);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审批和户外广告审批。
5. 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一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向每个基层中队派驻一名驻队律师,自3月上旬签约以来,共开展法律咨询20次,法制审查4次,法制培训3次,法制宣传3次,对执法队员、协管员开展“菜单式”“模拟式”培训,对案件提供专业建议,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科学执法水平。二是有序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对新建在建违建零容忍,并着手清理一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存量违法建设,根据全市人员密集场所违法建设执法检查工作部署,已排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8处并上报市支队,目前均已约谈当事人,4起已进行沟通协调。三是全面深化扫黑除恶。在总结前两年扫黑除恶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营造宣传气氛不放松,结合城管日常工作向市民、管理对象发放扫黑除恶知识宣传手册1000余份,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度。对市支队转办的御翠园别墅区违建的扫黑线索,坚决查处,加强管理,有效遏制了御翠园别墅区违建势头。
6. 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一是城乡生活垃圾分类2020年目标任务,已完成编制实施方案等前期工作,正在安排招投标工作,计划配合市环卫处7月初完成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招投标工作,并组织开工建设。爱回收项目的6座可回收物中转站于年初建成,计划年底前在辖区住宅小区、城中村、单位设置500台以上智能回收设备,目前已在天宁区178个小区选址布点383个,覆盖6个街道,其中已在148个小区投放设备308台,开机运行95台。但至今,因终端自动分拣厂迟迟没有选址落实到位,造成项目停滞不前。二是“垃圾房改亭”182座,已于5月19日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于6月1日起组织开工建设,现已开工35座,其中完工8座。三是城区公厕改造提升21座,已完成项目前期选址工作,正在自主安排公厕方案设计,等待市里明确落实建设资金后加快推进;农村厕所建设,在完成市下达新建(含改扩建)20座农村厕所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实际建设24座,目前已编制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已开工建设4座,完工2座,在招投标阶段12座,未开工的20座厕所除焦溪3座计划7月份完成招投外,其他厕所均力争6月份完成招投标工作。四是高质量发展指标:考核指标有农村厕所建设任务完成率和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两项,2020年牵头组织镇、各街道和东青办确保农村厕所建设任务完成率100%,力争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指标数值高于去年,达到86.8%以上。
7. 城市建设管理提升专班工作:我局高标准贯彻落实《天宁区“对标滨湖区 冲刺五十强”两年攻坚计划(2020-2021年)》的通知(常天委〔2020〕23号)精神,全局上下做到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进一步明确攻坚目标任务,提升标杆,强化工作措施,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推进。一是高效完成绿化事权放承接工作,目前下放事项按照常天委〔2020〕20号文件要求,由属地街道负责日常管养、保洁和长效管理工作,并已制定2020年绿化巡查、专项考核计划表,严格按照计划、按照长效管理标准进行考评。二是完成高架沿线第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75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三是提升中吴大道沿线绿化整治工程,推进样板路建设,截至目前,中分带904棵香樟全部种植完毕,两边绿化带分五个标段按进度施工。四是着力解决影响城市形象和环境质量“老大难”问题,开展朝阳三村菜场周边和丽华一村清东桥东侧环境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两个项目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上报整治方案,丽华一村清东桥东侧综合整治项目同时发放温馨告知书、逐户上门沟通,取得市民的理解与支持,初步投入15万元,拆除原店招、雨棚,安装檐沟、落水管,更新160米店招、45家店名。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要求,按照“对标滨湖区,冲刺五十强”责任分解指标、高质量发展指标以及年度目标任务,坚持“夯基础、补短板、增亮点、创品牌”,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奋力开创我区城市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 细抓基础,不断提升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常政发〔2019〕110号、常城管委办〔2020〕1号文件,及时调整和完善区考评办法,并组织学习培训,将新考评内容及时落实到基层,特别是对新考评系统要进行合理运行,对新增考评项目要尽快掌握,对区级考评要足够重视,对专业化考评问题要加强协调,健全考评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老旧小区管理、菜市场、城中村管理、商业繁华地段的沿街店铺管理等都是制约我区城市长效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是我区扣分的重灾区。结合12319市民服务热线受理情况,梳理分析居民诉求大、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联合属地街道,结合民意和区域实际情况,对地区进行设计改造,加大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对照时间表抓进度、抓落实,做到整治一处,巩固一处,切实防回潮、防反弹,夯实考评基础,解决瓶颈问题。三是对于2020年市委督办重点问题,督促街道尽快制定好整改整治计划及时间表,合理规划、落实责任,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全面整治,确保今年的两个项目综合治理再创佳绩。
2. 补齐短板,开创城管工作新局面。一是加大绿化养护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区联动,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建立和健全管养考核制度,明确全区绿化管理职责关系,形成工作合力,提升管养水平,同时开展城市增绿攻坚,提高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二是创新环境卫生管理方式。大力推进爱分类-爱回收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可回收物的回收体系和有害垃圾的生态处理体系;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讨论明确拆建垃圾和装潢垃圾资源化处理实施方案和处理办法,充分有偿利用兄弟城区的拆建、装潢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天宁区范围内拆建、装潢垃圾可持续性的生态环保处置;创建垃圾分类信息管理中心,全面撤除城市道路垃圾桶,提升垃圾分类长效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推广,由区城管局牵头,区委宣传部配合,会同第三方服务公司共同制定《市场化运作模式宣传推广方案》,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吸引更多市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三是农村厕所建设补短板、强弱项。进行合理布点,分批加快新、改扩建农村厕所,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公厕,同时农村厕所保洁管理标准积极看齐或参考城区标准执行,不断提升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和长效保洁管理水平。
3. 增加亮点,全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美丽”的城市人居环境。一是打造精品街区。深化中吴大道、晋陵路、和平路、光华路道路绿化提升以及市容提升工程,力争年内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继续牵头轨道交通2号线天宁段沿线环境整治,结合民生实际和街道意见,在整治工作中注重微观元素的精细化打造,加快推进沿线站点周边建筑风貌、环境景观整治提升。二是加大力度开展全域整治。持续推进市容专项整治、安全维护工程,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外挂、大型户外广告设施,净化立面空间,改善市容环境。全面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着力破解“非机动车管理”、城市“牛皮癣”等市容管理难点问题,进一步探索“疏堵结合”的管理方式,加大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
4. 擦亮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党建项目管理。将党建与全域旅游、大运河建设、美丽乡村等全区重点工作相互融合,紧紧围绕城市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创建“阳光城管”党建品牌为主题,全力打造一支“思想阳光、队伍阳光、作风阳光”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城管队伍,不断提升队伍服务中心大局能力水平。二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坚持“一支部一特色”,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建立基层党支部联系点制度,完善创新品牌培育机制,指导每个基层党支部打造一项党建工作特色,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三是严抓意识形态,服务发展大局。围绕全年工作目标,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在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明创建上取得新进展,让主旋律和正能量占据舆论高地,不断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工作激情,提升履职服务能力。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