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12月19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指导,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青龙街道办事处承办的“道德讲堂”十周年暨移风易俗专场活动在新丰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温情举办,一场特殊的“道德讲堂”深情回望了道德讲堂走过的10年感人路程,也再次将一句句暖心的话语和一份份动人的故事洒向心间。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葛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蔡骏,区委书记宋建伟,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舒文,青龙街道办事处主任郑峰等现场观摩。
2009年,常州市在全国首创道德讲堂。十年来,常州把道德讲堂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着力推进“四德”建设,让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中央文明委、中宣部先后两次在常州召开现场会,道德讲堂被写进中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并一度被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
天宁专场以“生命”为题,创新运用情景剧表演模式,以百姓视角“老马的家事”引出“厚养薄葬”这一开放性话题,围绕台上嘉宾的困惑,台下居民群众发表热议,这一创新模式得到了观摩人员的好评,也强化了人们对于道德的认知和认同,发挥了道德讲堂活动阵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
74岁的老铁路工人陆林法完全赞同移风易俗、厚养薄葬。陆老的子女在外地,他认为老人健在的时候子女就应该多多孝顺,去世的时候应该简办,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将节约的开销投入到更有价值的生活中。但如何让生命有尊严,还需要法律、道德、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与引导。
据悉,为纪念江苏道德讲堂开办十周年,全市围绕不同主题,将在城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行业系统道德讲堂,集中开展10场道德讲堂活动。
小小的“道德讲堂”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十年里,《公民道德歌》无数次唱响,“身边人讲身边事”不停上演。作为“季子故里”的常州,充分尊重群众首创,时时处处以人为核心,在一方“小而美”的道德讲堂上,演绎了一场场生动的道德“体用实践”,做出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大文章”。
十年来,登上道德讲堂的有拾金不昧的环卫工人、诚信经营的小商户、鞠躬尽瘁的党员干部、高铁上救人于危难的医生、亏损几千万元却一诺千金的企业老总、尊老爱幼的邻居、兢兢业业的同事、温良恭俭的亲人……
一个个“草根英雄”,立起的道德偶像令人动容,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活动上,全国自强模范、江苏省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常州市残联兼职副理事长、肢协主席、常州市“一加”爱心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德林也来到现场为道德讲堂加油鼓劲,身体力行地让核心价值融入凡人凡事、见于日常寻常。
站在道德讲堂十年成长的时间节点上,围绕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如何在更高起点上谋求道德讲堂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道德讲堂的引擎作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明星城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新任务。未来前行路,让我们汲取道德力量,继续温暖同行。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