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19年红梅街道针对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内容多、管理难等问题,全面实施项目化运作模式,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举办群众热衷的节日活动、发掘社区楼道庭院特色,提高辖区居民归属感、幸福感、满意度。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举办此次大赛,号召更多人关注社会治理项目化运作,推动工作创新,促使社区工作多样化发展,同时促使更多年轻力量深入联系和服务基层群众,以基层社区为阵地,不断优化和创新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模式及载体,打造红梅街道志愿者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平台。
本次大赛将在社区项目中筛选出一批代表性、探索性与实效性较强的实践做法与经验模式,通过培育扶持与深化提升,努力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社会服务管理品牌。
二、大赛概况
(一)大赛主题
“创翼青红·聚力社区”——红梅街道社区项目大赛。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19年12月
地点:益立方微公益巢
(三)参赛主体
红梅街道辖区20个社区,每个参赛主体申报规定项目1个,自选项目1个。(若有社区存在街道规定项目与楼道文化均完成的,可选择其一进行最后的汇报展演)
三、具体实施及评审规则
(一)项目申报阶段
1.申报要求
(1)2019年红梅街道“创益青红·聚力社区”社区项目大赛需要各社区上报至少两类项目。
a.规定项目:由街道各条线工作组结合2019年工作计划,分配各社区条线类项目1个;
b.自选项目:各社区围绕社区党建、社区楼道文化建设、微实事、志愿服务以及社区治理等方面,项目化形式提出创新方案;
(2)项目申报者以真实社会需求为导向,使用创新思维(注重项目模式、技术工具、行动策略、跨界合作等维度的创新)整合资源解决社会问题、举办创新活动;
(3)申报主体须在2019年5月31日前完成申报;
(4)每个申报主体至少提交2个参赛项目(街道规定项目一个,社区自选项目一个)。
2.申报材料
a.申报表:word格式;
b.其他(非限定):如项目调研报告、项目以往执行情况报告、项目相关活动报导等,word、PDF、PPT格式。
(二)初审阶段
项目初审工作将由社会事业科承担,确定参赛项目是否符合红梅街道各社区情况,是否有成功运行的可能性,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项目实施阶段
社区项目在初审之后进入实施阶段,各社区按照项目书进行项目的实施运作,截止到19年12月31日。
(四)现场展示阶段
现场展示阶段采用“8+7”模式,由各项目责任人或代表进行项目展示。
“8”指8分钟自由展示时间,可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辅助展示,汇报项目流程、进展、成果等。
“7”指7分钟评委提问环节,展示人需回答评委提出的2-3个问题。
(五)项目评分依据
1.项目背景:需求分析回应(10分):
需求广泛性:在实施区域有一定比例的人数遇到相同的社会问题;
需求迫切性:在区域内尚未开展足够的相关公益服务以满足此部分需求;
受益群体针对性:项目设计针对明确的受益群体,有精准定位。项目实施获得受益群体及其所在区域的认可、接纳和支持的程度。
2.项目合理性(10分):项目目标具体、清晰、明确、可量化、可实现;预期的项目目标能够达到较好的社会效益,改善民生或促进社会创新等。项目实施计划合理,活动设计有效,进度安排适当,有完善的风险预案机制。
3.项目创新性(10分):创新性:项目的思维理念、公益方向、操作模式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项目在资助期结束后持续运作的可能性。
4.项目完成度(20分):项目实施完成情况。活动安排时间合理,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安排,能按照预期时间安排按时按量完成项目建设。
5.项目成果、活动成效(20分):能达到项目预期效果,所获得项目成果有显著成效。所有项目必须有市级及以上媒体文字报道(至少有一篇,媒体报道多的适当加分)。
6.现场答辩表现(10分):答辩时间控制良好,能将项目内容充分展现,使评委了解项目流程及内容。展示人回答问题逻辑分明、思路清晰见解独到、有建设性。
(六)奖项设置
社区项目大赛设:
一等奖1个,奖金5000元;
二等奖2个,奖金3000元;
三等奖3个,奖金2000元;
鼓励奖5个,奖金1000元。
(此件公开发布)
常州市天宁区红梅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