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内容
5月21日,我区召开了天宁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具体部署全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工作,全力打造成打造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区领导舒文、管黎芳出席会议。 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舒文要求,全区上下要认清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城市更新、建设品质天宁的推动作用;要全面整理各辖区范围内的文化载体,根据辖区自身特点,打造文化特色品牌;要细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主动作为,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推动区域文化载体建设发展;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扩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影响力;要善于整合资源,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大运河天宁段建设,助推全区文旅事业发展。 副区长管黎芳指出,各级各部门、各工作组要切实增强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以扎实的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争取尽快取得建设实效;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又要通力协作,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运行畅通的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大运河天宁段,西起白荡河河口,向东流经天宁区兰陵、天宁、茶山以及雕庄街道,全长9.5公里。历史城区内以水系为轴,呈现出“水陆并行、长街沿河、短巷向水”的结构并保存至今。运河水系沿岸至今分布有青果巷、前后北岸等历史文化街区和地段,形成了以青果巷为代表的街巷文化、以东坡公园为代表的园林文化、以天宁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等。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天宁将重点推动寺墩遗址历史文化公园、青果巷和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舣舟亭历史风貌区、中华纺织博览园文化创意区等区段的保护修缮,保护传承运河文化。同时,以“263”专项行动为载体,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和水资源水环境水污染防治三位一体,再现“水清岸绿”的运河美景,形成优良生态与悠久文化交相辉映的运河景观带。 此外,天宁还将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调整优化运河沿线产业结构,加快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结合全域旅游创建,深度融合“产、城、人、文、景”,推动天宁大运河文化旅游事业向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