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今年以来,常州市天宁区司法局积极运用系统思维,实施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2+2+2+2”工程,旨在推进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从形式完备到实体化运作的转变,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档升级,目前,在天宁区郑陆司法所的试点工作正有序推进。
一是“2”员充实服务站点。依托覆盖城乡、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要素”网格化建设,融合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站、三官两师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平台作用,在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派驻公证联络员和法律援助联络员,负责镇(街道)范围内公证、法援案件的接待、引导和受理,“2”员队伍作为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队伍的补充和优化,不仅丰富了公共法律服务的资源,更强化了公共法律服务的队伍量,也为公共法律服务的快速、便捷提供的平台和途径。
二是“2”师丰富服务内容。天宁区在“三官两师进社区”工作开展中,组建了心理咨询师队伍和顾问律师队伍,他们在为社区、村群众提供服务的基础上,我们将这两支队伍拓展延伸至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三官两师工作进行有机整合,实行轮流坐班制,为律师和心理咨询师的服务拓展平台和范围,针对服务群体的不同,设置分类、精准的诸如个案讲座、心理疏导、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法律文书代写等服务菜单,进一步丰富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内容。
三是“2”制健全服务机制。定期下派巡回办理机制:送法律服务上门,实现群众“零跑动”,组织公证员、法援工作人员到各村(社区)巡回受理案件。建立大数据分析风险防范提示制:利用全要素网格信息员作用,做好矛盾的排查、收集和信息的预警研判工作,及时调解简单矛盾纠纷,疑难复杂案件及时交由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统一调解。
四是“2”群发挥服务作用。重新调整、组建法润民生微信群121个,将基层群众、基层干部、司法行政工作者、律师、社工等都纳入群内,及时听取群众在群里发布的法律服务需求和动向,结合12348法网收集的信息,及时组织专业人员提供精准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一体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