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郑陆镇某化工企业,因长期存在职工欠薪问题,成为郑陆镇政府重点关注企业,2017年1月,天宁区劳动仲裁部门已对该企业职工部分欠薪案件作出了裁决,现处于法院强制执行阶段,但因企业尚在经营,多数职工们仍然继续坚守岗位,欠薪的雪球也随之越滚越大……在我区“263”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该企业因环保检查不过关,被强行关闭,欠薪问题也就迟迟未得到解决,职工们多次到郑陆镇劳动所、天宁区劳动监察大队反映情况,要求企业支付2017年2月以来的工资以及经济补偿金共计300余万元。3月7日下午,41名职工聚集在郑陆镇劳动所,天宁区法律援助中心闻讯,及时上门提供援助,当场为职工们办好援助手续并指派律师办理,加班加点为41名讨薪职工办理法律援助手续,整理证据材料,书写仲裁申请书,引导职工走正常的维权途径,妥善处置了一起群体性纠纷的激化…..
近年来,天宁区法律援助中心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深化便民惠民措施,在服务好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基础上,落实三项措施,让困难群众“最多跑一次”,实现法律援助群众“零公里”。
一是主动服务,我们“反向跑”。改变以往坐等案源的观念,对特殊困难人群开通“申请绿色通道”,如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对突发性群体纠纷,一律现场援助,实现困难群众申请“零跑动”。今年1-3月份,已上门办理各类法律援助159人次。
二是窗口前移,群众“就近跑”。依托在村(社区)、律所、法律服务所、相关职能部门设立的法律援助站点,受理平台全面下沉,切实履行好初审、移送案件的职能,使群众就近获得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十五分钟法律援助工作圈”从形式覆盖到效果覆盖转变。
三是告知到位,杜绝“重复跑”。通过天宁区政府网、天宁司法行政在线公众号、便民服务卡等平台公示法律援助的范围和条件,办理流程以及所需材料;完善内部管理制度,12348电话咨询和来访咨询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对非主要材料缺失的法援申请,实行先受理,后补齐,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让群众来回跑,重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