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3月22日,天宁区召开2018年全区文体工作会议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会。会议总结了2017年全区公共文化、非遗保护工作,研究部署了2018年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推进措施,以及其他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全区文体工作向高质量发展。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区文化馆以及镇、各街道分管领导、文体干事参加了会议。天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管黎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上,雕庄街道、青龙街道、郑陆东青社区还分别就文体设施建设、文体活动策划、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内容作了经验交流。
那么,2018年,天宁区公共文化领域将呈现出哪些新气象新作为?
基层(关键词一)
2018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将“新建400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列入民生十项实事中。并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要求: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传承乡村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必要载体。天宁区教育文体局、镇、各街道高度重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截至2017年底,天宁区已有70个村(社区)建成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18年,天宁区将继续督建27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注重细节,抓早抓紧、抓牢抓实,为广大群众打造更先进、更实用的文体阵地。对于已建成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将研讨交流中心的服务规范,坚持需求导向、服务为本,通过引进优质社会力量等多种方式,为群众提供高品质、有特色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
文化人才是文化繁荣发展的第一宝贵资源。管理使用好公共文化设施,关键在于人。天宁区将推进全区各地加快落实村(社区)设立不少于1个政府购买的宣传文化公益岗位;分级分类分批实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积极探索文化人才“下基层、种文化”,重点抓好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文化工作力量的充实配备,引导优秀文化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让更多文化使者、文化能人发挥更大作用。
品牌(关键词二)
人们常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身体与灵魂的成长都离不开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文化活动、体育项目的质量、品位、风格的要求越来越高,所有这些都对文化体育工作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2018年,天宁区将围绕“运动健康”这一主题,继续推出十项“乐动天宁”品牌活动。同时,还将重点打造“乐韵天宁”文化活动。活动初定为三大版块,计划用1—2年的时间打造成天宁的文化品牌。在推动品牌活动过程中,天宁区将进一步推进优秀文化体育项目的申报评选。实施文艺精品打造工程,加快群众文艺作品创作,重点打造一首歌、一支舞和一部剧。
惠民(关键词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直以来,天宁区委区政府对文化工作非常重视。2017年底,天宁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改革创新,探索文化体育发展的新思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更好地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2018年,文体惠民深化工程:认真举办好公益培训班、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扎实开展好基层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好村(社区)文体干事的服务效能;探索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机制,提升文化惠民演出的质量和水平;重点扶持地方戏曲下乡惠民演出;做好全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政务公开工作。
2018年,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做好文化遗产工作,核心围绕四个字“保护、利用”。进一步做好属地范围内的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区域范围内文化遗产内在价值,全面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寺墩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运用“文化+旅游”思维,让非遗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