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三农服务 > 内容
由于去年小麦播种偏迟且播期长,今年小麦生育期参差不齐,3月中下旬温度变化幅度大,气温急速蹿升至25℃以上且居高不下。阶段性高温致小麦生育进程加快,部分播期较早的品种即将进入抽穗扬花期,预计大面积小麦抽穗扬花期从4月13日开始,较常年提前5—7天,夏熟作物穗期防病治虫已刻不容缓。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中下旬雨日数偏多,湿度较大,小麦赤霉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要从保障粮食品质的大局出发,立足于抗灾,牢固树立为农服务思想,坚决打好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
一、穗期病虫总体防治技术
目前大面积小麦长势嫩绿,部分播期较早的田块即将进入抽穗扬花期,感病生育期适逢阴雨高湿天气的机率大,以赤霉病为主的穗期病虫防治形势严峻,必须高度重视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坚定不移地贯彻“主动出击,预防为主,病虫兼治,药肥混喷”的防治要求,狠抓防治技术到位率,减轻病虫危害。
1、防治策略:主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小麦蚜虫、粘虫,兼治其它病虫害,并结合根外追肥防早衰促高产。
2、防治适期:掌握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始盛期(扬花5-10%)突击用第一次药,大面积防治时间集中在4月13—20日,必须坚持做到见花打药,早扬花早用药,扬花一块用药一块;第一次药后7天全面用好第二次药。
3、药种配方:
亩用40%戊唑·咪鲜胺(狄康)水乳剂25克+45%戊唑•咪鲜胺(己足)水乳剂25克+25%氯氰•辛硫磷(丰山星科)乳油60毫升+叶面肥50克,弥雾机兑水20公斤(2桶)弥雾或静电喷雾机兑水30公斤(2桶)喷细雾。
二、几点要求
1、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提高防治覆盖率。小麦穗期病虫总体防治是夺取夏熟作物优质稳产的关键一仗,务必克服侥幸、麻痹和惜本思想,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抓好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坚持全面用好二次药,确保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全覆盖。
2、推广品牌高效农药,进行绿色防控和抗性治理。要大力推广弥雾机低容量喷雾和药肥混喷增效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大力推广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高效单剂及复配剂,有效治理小麦赤霉病对多菌灵产生的抗性问题;禁止在小麦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3、抢抓晴天突击用药,确保防治效果。小麦穗期病虫总体防治期间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遇阴雨天气,应抢晴天突击用药,喷药后4小时内遇中等以上降雨,立即抢晴天补治,确保防治效果。
4、强化安全用药意识,减少生态污染。重视用药安全,农药包装物要及时带离农田,不能随手丢弃,更不能扔入河塘,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