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今年以来,开发区(青龙街道)在省、市、区委的精心指导下,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围绕“做实网格、用好网络”,研究制定了《青龙创新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实施意见》,为深化街道网格化治理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打通了服务社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开发区(青龙街道)按照《天宁区社会治理网格划分办法》,坚持适度、实用、方便、规范的原则,综合考虑了社情复杂程度和管理难度等实际情况,按照基础网格、专属网格两大类型对辖区进行了网格调整和分类管理。
在此基础上,开发区(青龙街道)围绕“实用、适用”原则,通过优化整合的方式,将城管、安监、环保、消防等基层治理部门工作人员一并纳入“一张网”管理模式;在网格划分上,开发区(青龙街道)采取“先建后整”的思路,按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要求,有效整合了街道各类协辅人员,真正实现了多员合一、一员多用模式,目前共设置基础网格100个,专属网格159个。这种网格化清单式的管理,不仅仅做到了网格服务的全覆盖,也做到了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每个群众的身边。
在优化网格、整合人员的基础上,开发区(青龙街道)各网格按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要求,结合各村(社区)工作实际,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其中,基础网格按照“4+X”的模式,共调配出网格长100人、网格联络员100人、专职网格员109人、兼职网格员197人、志愿者212人;专属网格按照“2+X”的模式,共调配出网格长159人、兼职网格员159人、志愿者158人的管理队伍,为网格化工作推进提供了基础保障。
为了形成网内有格、格内有人、事在格中、人尽其责的治理服务格局,开发区(青龙街道)为基础网格的网格长及街道职能部门联络员配备了“全要素网格通”移动办公终端,并全面推广“社会治理APP”应用,广泛发动起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群防群治的管理任务。
加强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当前,全要素网格化工作开启了开发区(青龙街道)基层治理的新篇章,也开创了开发区(青龙街道)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新成效,用全心全意的行动和服务为广大群众织就了一张“幸福网”。
(此件公开发布)
常州市天宁区青龙街道办事处
2018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