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1.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方面。建立健全街道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科室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明确党组织书记承担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承担直接责任人责任、班子其他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要求。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考核,构建职责明确、奖惩分明、务实管用的责任体系。今年,与19个村、社区签订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状》,层层压实主体责任。
2.加强主流思想引领方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通过中心组集中学习、每月专家授课、高校专题培训、党员冬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宣讲,实现基层宣讲全覆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组建“名师传习队”“太雷宣讲队”等特色宣讲队伍,成立“红山茶”宣讲团,构建阵地、队伍、内容、方法完备的基层理论宣讲体系,讲好茶山故事、传播好茶山声音,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方面。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宣传和热点引导,深化与《常州日报》、常州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合作,开展街道经济工作、民生工作、好人好事等主题宣传。今年,街道在各主流媒体录用信息200余篇,“宜人茶山”微信公众号发布微信40余期。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建立完善网络舆情队伍,增强网络舆情反馈引导能力。特别是针对城市管理、物业矛盾、征地拆迁、重大群体性事件等领域做好风险排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及时预警、有效处置,及时答复应对,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此件公开发布)